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都可以很大牌

(2008-07-29 17:52:23)
标签:

杂谈

刚看到片子的时候自己也被吓了一跳,想起江峰拍我的时候一直让我做大模的姿态,看到修好的片子,真是发现原来谁都可以当大模啊……

谁都可以很大牌

 

这是西安的古城墙,真真的古城墙,如假包换的古城墙,随随便便就封存下600年风雨的古城墙。

那是我成长的地方,我用血液和皮肤封存黄河的水,秦川的风,此一生,不离不弃关中女子的秉性。

 

    大约是十余年前,我在西安出的一家报纸上看到过一篇北京一位作家写的西安印象的文章,有一个令我吃惊的观点。看到西安端南正北端东正西以钟楼为中心的四条大街,以及西安井字形的街路布局,便大发感慨,说端直的道路客观上造成了西安人的思维的简单,直戳端出不会拐弯亦不会多向思维,才是西安包括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滞后的原因。
    就我有限的阅历,中国的城市凡是建筑在平原上的,无论古都无论新城,大都是井字交叉的大街或小巷,似乎没有哪个城市的创始者为了表示思维的多维性和多向性,故意把大街或巷道多拐几道弯儿。贵阳、重庆那样的山城受地貌的限制自不能作佐证,上海和天津的弯曲街路多是租界地里的洋人们按照自己的势力范围制造的畸形,是中国人的不大愉快的一块旧疤,恐怕也很难牵强到多向思维这个话题上头来。
    我便和朋友调侃,以西安端直的街路而判定西安人属端直思维的人,其思维的简单和端直正好应该和西安的街道一样。
    西安保存下来全国唯一一圈完整的古城墙不仅对西安,对于这个泱泱大国的古代文明,正好留下一个完整的标志,一道不可复原复制的古代城池的标本,弥足珍贵。开放的西安获得了自己的发展,终于有财力修复残缺破损的城墙,终于完成了城墙的点亮工程。入夜,美丽的古城的轮廓可以使我们笑慰古人,亦可骄傲地指点给海内外的朋友。
    又是前几年,我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一篇嘲讽西安人的文章,说西安人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的象征便是这城墙,城墙是一个封闭的思想象征。我在此便先抬杠,秦岭山区和边疆草原,没有任何墙作为封闭的障碍,事实是那里至今仍然是扶贫脱贫的最落后的地区。那里到处都是弯曲的小路,而人们的思维却看不到多维与多向。

——《我的关中我的原》·陈忠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