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南京一场音乐会,由于场内混乱无序,当场气哭演出的外国音乐家。。。多数带着孩子来受“艺术熏陶”的家长们既管不住自己又管不住孩子。迟到,打电话,吃零食和满场跑的养而不教的野孩子。
我一朋友,曾是个冲锋陷阵的“混混”,张口闭口就是粗话,这些年见着他发迹。那天在音乐会现场遇见他,要说南京夏天的热也是够可以的,老兄愣是一套“绅士”行头,鼻尖儿上撮着汗珠儿,手里掐朵粉色玫瑰,瞧见我特绅士的小声儿说:陆哥,来听音乐会。。。唉~哟~这“听”字儿被他用的那叫一个棒!好一个“士别三日”,完全没有了曾经的粗野与豪放,活脱一个绅士。他告诉我在等媳妇,那个曾经死活都要嫁他的研究生。
瞧着这场景,觉着有趣儿。人,不就是得装孙子吗!我懂什么音乐?不过是喜欢那么多“玩意儿”凑在一块儿的和谐,因为和谐能让事业无往不胜。
在变化·演绎·和谐中,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鼓掌,可我知道这种场合自己得“孙子”点儿或是装得“绅士”些。除了鼓掌和怀有一颗激动的心以外,自己得安静的像一只小猫。至于那些满场走动的,吃食儿的,打电话的,他们是那么的自由自在旁若无人,而他们的外表又是那么的绅士和淑女,潇洒的一点儿都不掩饰自己,也一点都不像我们这般装模作样,这般孙子。
我恍惚间觉得,在文明行为还不能成为时尚的时候,它是可以通过“装模作样”来实现的,开始可能有些肉麻和别扭,可习惯成自然,坚持下去也就弄假成真了。文明行为和绅士派头也就在中华大地上萌芽了。
人要经常提醒自己:想把孩子培养成人,先要审视自己是不是人。。。
懂得尊重,才会被尊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