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2009-09-16 13:10:32)
标签:

创意欣赏

广告创意

视觉/图片

杂谈

江绍雄

吃饭

祖国

创意

回家

感动

此文作为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评委的感想,算是我的一份学习体会吧~~~~~~

“创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有感于大学生的创意激情与乐趣 

“创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创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前些日子,某贴吧中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空帖,以接近爆炸的方式迅速蹿红网络,在短短一天多的时间内被点击700多万次,创造了中文网站的奇迹。顿时网络上也相继出现了众多关于虚拟人物“贾君鹏”的各种事件,引发了网络上一阵跟风。随着狂热的降温,就在大众以为此事件就要淡出网络的时候,谁知某网络上一则“搞暧昧,也是一种运动”的热帖再次掀起了一股回贴热潮,“贾君鹏”式事件再次引爆网络。很快就有专家对此事件做出相关分析:“贾君鹏”式的现象及相应事件再次重现江湖,一方面说明网友自娱自乐的方式趋于多样化,网友已不拘泥于以往的上网看电影、听音乐来消遣时间,更多的网友希望用最简单最迅速的方式跟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找寻到温暖和乐趣!

是的,找寻乐趣已成为新一代同学们用最简单最迅速的方式的追求了!“创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这个愿望!这一现象给了我们如今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艺术和广告传播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

一,“创意” 热情的高涨:2009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总的参与学校为861所(第二届是680所),第三届各校送选北京作品为9512件(第二届是7000多件),第三届送选各赛区的作品数为41086件(比上一届多5000件),直接参与人数为20万人,间接参与人数为30万人!(30万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事实上间接参与人数约为100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是不可以想象的)!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奖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是目前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奖项之一!这个奖项也是最具号召力的奖项!其主要原因是:这个活动直接受益于教育部的重视和各个院校各级领导及各位师生和广告行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不可否认地看出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国的大学生们在这个创意参赛过程中已经“寻找”到了成长的“乐趣”!

二,“创意”乐趣的源泉:第一,“互动”的乐趣,孩子们自娱自乐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他们已经不愿意重蹈往日的行为方式,更多的学生希望用充满新意的方式和更多的人进行融洽,他们希望将自己的乐趣与他人分享以达成共同快乐的目的!真正应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乐乐,不如令众乐乐”意义!第二,“感动”的乐趣,同学们在分享自己快乐的同时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动,用感动令受众于“无路可逃”之地;由于学生们慢慢悟到了的品牌真正价值和消费者利益所在,使他们的创意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挑战”的乐趣,做事情总是要“想到,做到,做好,做更好”,特别是想做出优秀的创意来这点很重要!因为这个全新的“执行”充满着全新的“挑战”,有“挑战”总是件很令人兴奋的事!

三,“创意”乐趣的后援:是的,我们也看到许多同学都在试着做到将创意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无聊问题用笑话” !是的,获得各项奖励的大多是极具“乐趣”的广告!取得如此大的的成绩,不仅仅要感谢教育部和各学校的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大赛的发起人刘瑞武老师,她把她的心血倾注于这个活动太多太多,这是一份值得我们记住的温暖和无私的爱!更要感谢我们的不倦孜孜的老师们!如今的许多老师已经将“寓教于乐”开始真正做到“育教娱乐”了!同时也明显地感觉到老师真正把 “学校”里的教学任务落实在“学笑”上了!“学笑”很重要,没有“笑”就没有“效”!谢谢勇于创新教学的老师们!更谢谢勇于支持学生创新的老师们!我仅代表我自己同时也代表我自己的孩子(当然,如果我能也代表其他人的孩子的话,我也想代他们),在此给您鞠躬了!!!

有乐才有温暖,有温暖才有爱,有爱才有想象力!有想象力才有我们祖国妈妈更尊严更美好更幸福的未来!

“创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江绍雄感动于祖国妈妈60周年华诞前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