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塞尚油画构图构成因素的分析

(2007-01-09 02:00:40)
分类: 〖画坛·名家〗

内容摘要:塞尚重视形、线条、色彩体积之间的关系构成。在他看来:世上一切事物都是静止的、厚重稳固的实体;艺术家的任务在于如何用冷静的目光和头脑去分析它的体积。他的几何化构成形式具有独到的风格,对现代的艺术具有深邃的影响。

关键词:塞尚  构成主义  立体主义

美术教学有三大方面:造型、色彩和构图,让学生通过大量素描、速写及其色彩习作的反复练习,目的是画成一幅好的作品,那么,作品的构图方面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利用构图构成诸多因素,才能使作品具有完整统一性,符合美的规律。

构成主义—亦称“结构主义”,现代西方艺术流派之一,发源于“立体主义”。1913年前后在俄国形成,代表人物塔特琳、贝夫斯纳和嘉朴等,他们标榜排斥艺术的思想性、形象性和民主传统。凭长方形、圆形和直线等构成抽象的造型。先出现于雕塑方面,后影响到绘画、戏剧、音乐;并运用在实用美术设计方面。它源于“立体主义”—1907年到1914年间出现于法国画坛的现代艺术流派。他们把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解体,然后加以主观组合,不但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并互相重叠,又发展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表现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代表人物毕加索和布拉克,他们主张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念,表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物象,要求在平面上把物体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来;解体自然形态,使它变成若干不成形的碎片,然后根据画家主观的意图,把碎片整理、整合,在平面上表现长、宽、高、深;表现客体内在的、视力看不到的的结构。“立体主义”分为“分析式立体主义”和“综合式立体主义”。试图解决绘画中两度空间与三度形态的错觉之间的立体感问题,它使20世纪的绘画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对绘画结构构成因素的考虑,我们可以直接追溯到“西方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原是印象派画家,后因艺术观点不同脱离印象派而另辟新路,重视形、线条、色彩体积之间的关系构成。他认为“一切物体都是圆形、锥形、圆柱形”,在他看来:世上一切事物都是静止的、厚重稳固的实体;艺术家的任务在于如何用冷静的目光和头脑去分析它的体积。他的几何化构成形式具有独到的风格,对现代艺术具有深邃的影响。而且他有条理地探索体积和块面的问题,通过色彩的微妙变化,发现一种崭新的空间观念。同时,毕加索、布拉克发展起来的“立体主义”,开拓了塞尚的复杂的构图理论,将其与非洲黑人雕刻中的变形相融合。“立体主义”把熟悉的物体解体改变,重新组合为新的多层面、多视点,构成错综复杂的画面。

从以上的“构成主义”“立体主义”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构成的中心人物为 “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那么,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作品的构成因素:几何形、画面的结构线、协调每部分的联系线、代表立体空间方面的线、明暗面的对比与平衡、具体物象呼应感、色彩大块的对比、色彩冷暖比较与前后关系、笔触统一与变化、物体质量对比构成、视觉中心点等,他的目的是使画面更加统一,平衡与协调感更加完美合理(如图示:The blue vase)。

从以上对塞尚油画构成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他一生追求的绘画理论。在他的油画艺术中实践自己的美学观点,看似简单、几何化,它们却能再现大自然形体组合的魅力,而不是平庸的模仿,用塞尚的话说:“绘画不是追随自然,而是和自然平等存在着”。把画面组合得更加统一完善,要看构图构成诸因素应用的合理性,塞尚用再简单不过的锥体、圆柱体、球体描绘物体对象,并且表现出了透视关系,同时使画面每一个物体或构成其的线、面的每一个方向引向中心,与地平线相平衡的线造成宽度感,垂直于地平线的线给画面以深度感。他认为:画面的处理重要的是深度而不是平面,因此,必须给用来表现光的颤动的红色和黄色补充以适当数量的淡蓝色的调子,借以产生深远的空气感。

塞尚属于划时代的大画家,从他开始了绘画强调自身价值所在,追述一种造型效果倾向,原用来绘画手段的造型,现在也变成了绘画的目的,各种构成因素并用,极大地充实了画面,简约抽象终为目的,塞尚本人也因而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综上所述,塞尚是把艺术推向更高、更新的人,从表面的光、物象转向物体本质的研究,正像他自己所说的:“要画出结实、耐看,就像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他一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人类艺术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塞尚作品赏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