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习作 行书 李清照 声声慢

(2008-09-03 10:22:36)
标签:

书法习作

行书

李清照

声声慢

文化

分类: 书法习作

书法习作 <wbr>行书 <wbr>李清照 <wbr>声声慢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粗通文墨客按:这首《声声慢》历来被看作李清照的代表作,千余年来,只有赞扬没有批评。李清照天分极高,博学多才,对词律尤为精通,许多前辈大家的词作,她都毫不客气地指出其毛病,有些批评未免失之于尖刻——例如她对王安石的批评,简直就是一笔抹杀了。滇豫南南老师说:“清照于词人固然指摘甚苛,但她的指摘,缘于严守词之正宗。...清照之论词,对宋词之变化发展有所促进,未必不是好事。而她的议论有时虽失于尖刻,亦颇切实。她的建树也是首屈一指的,而其词历遭文士诋毁,令人颇惜吾国男性捍卫礼教之“气概”。不过一阙《声声慢》开篇十四叠字所达到的境界,还是令不少词人废笔长叹,欲从形式上拟而尚且不能,终至古今无双。”

    我以为,李清照的这首词所以“古今无双”,除内容与感情的因素外,还因为她走出闺阁,身历国亡家破之痛后,在真实深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创作实践中,终于放弃了“严守词之正宗”,走到了苏轼的“词的诗化与文学化”道路上,婉约派的大家,兼作了豪放派的健将。古人称李清照“雌了男儿”,指的就是她的这些走出婉约旖旎词风后的更富阅读性的作品。例如这首《声声慢》, 在音韵上是有改革创造的。原来的《声声慢》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这首词用来在琵琶和月琴、笛箫的伴奏下歌唱,并不一定好听——这是婉约派词人追求的艺术效果,但不用乐器伴奏而吟诵,则是沉婉哀怨催人泪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