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亲勤联动杂谈 |
分类: 往事回忆 |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农民,他的一生是勤奋劳动的一生。
在最初的单干年代里,父亲就是以农活为主,农闲时做刀切糕,或赶集卖,或走街串巷卖,可获得一笔小收入。虽然发不了大财,但能使家庭生活比较殷实,有充足的零花钱。当时,我们家有一亩三分地,雨水好的时候,收成就好;遇到天旱时,就歉收。为此,父亲就和祖父商议在地里打一眼大井,把旱田变成水浇地,祖父欣然同意。于是,祖父和父亲二人就大干起来,没雇一个人,只是有时母亲和姑姑去帮帮忙。不知经历了多少日日夜夜,一眼大井终于打成了,令乡亲们刮目相看。从此,天旱时,父亲就在大井上支起了辘轳,用水斗往上挽水浇地。那可是一个繁重的力气活,需要不停地往上挽水,才能保证水流不断。有了井水,干涸的土地得到了滋润,即使在大旱之年,庄稼也能获得丰收。
父亲是高小毕业,在当时还算是高学历,而且算盘打得也很好。因此,在农业社期间,父亲就应邀参与财务管理。在生产队期间,父亲长期担任会计,但仍然和社员们一起劳动,脏活重活都曾干过。父亲通常利用晚上和下雨坏天整理账目,并不额外要工分。只是在年终算总帐时,父亲才按惯例离开了劳动岗位,精心计算生产队里的一年总收入,以及各家各户一年应得的总分配。父亲是一个细心人,账目算得一清二楚,没有一个含糊码,没有一笔糊涂账。有一年,生产队的保管觉得琐事太多,要求和父亲换一换工作,父亲和这位保管也是好朋友,也就顺口答应了。父亲担任保管期间,也是尽职尽责,将各项物资保管的井井有条。哪个仓库里装的是什么东西,父亲了如指掌。每天劳动前,父亲总是提前把仓库大门打开,将所用之物准备好。每天收工后,父亲又将各种东西有条不紊地放进仓库,才回家吃饭。一年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可原来那位保管干了会计后,由于工作生疏,无意中就出了不少差错。一年下来,社员们对他有不少意见,队长对他也不满意。第二年,大伙一致要求我父亲重新出任会计。我父亲也是一个哪里需要哪里去的人,又重操旧业,白天劳动,夜晚握笔杆,打算盘,一直干到1982年底生产队解体为止。父亲又把历年的账本保存了十多年,后来得知那些账本没用了,才依依不舍地将它们卖掉啦。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父亲已经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还照常到责任田里参加劳动,一干又是二十多年。2003年,父亲82岁了,还上山去种一小片土地。我们晚辈早就告诉他不用干了,可是他一直不肯听从我们的劝告。父亲常说:“劳动就是我的快乐,我的幸福就在劳动中。”有一年,我老婆曾将我父亲接到黄城住,可是父亲不适应寂寞的城市生活,只住了四天,又回到了老家。父亲对故乡一往情深,那里有他眷恋的土地,那里有他可爱的家园,那里有他朝夕相伴的亲朋好友,那里才是他真正的家。他适应了那里的劳动生活,他享受了那里的娱乐情趣。
俗话说:“人老一年。”2003年深秋以后,父亲明显衰老,已经不能去田间劳动了。可他老人家还是闲不住,又买了几只鸡在家中饲养。我劝他不要养鸡。他不听。我又找我姑姑来劝他,他仍然不听,我们只好作罢。父亲说:“闲着不如活动好。”
父亲一生很少得病,很少吃药。2004年12月27日(农历冬月十六日),父亲无疾而终,安然逝世,享年83岁。当我潸然泪下之时,父亲的劳动形象又在脑中升腾……
多年来,我时常与父亲在梦中会面,见到他在月边劳动,在银河洗手……
祝愿父亲在天堂永远安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