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感觉
(2009-07-24 06:11:20)
标签:
感觉因人而异心境决定契诃夫生活休闲 |
分类: 杂谈 |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映。我们拥有财物,就会感觉到幸福。我们进行娱乐活动,就会感觉到开心、快乐。
感觉因人而异。受到一次挫折,有的人可能感觉没什么,有的人可能感觉到万分痛苦,甚至无法自拔。丢了100元钱,发生在富翁身上,他可能会觉得是小事一桩。倘若发生在穷人身上,他会感到烦躁不安。
感觉是由心境决定的。经历相同的事情,由于心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心胸开阔的人与心胸狭窄的人,在感觉上可谓泾渭分明。当遭遇不幸时,度量大的人能够随机应变,顺利度过不测风云;度量小的人则会感到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甚至不堪一击。
我们附近有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一个是老王,另一个是老李。他们两人的老伴在去年相继去世。老王胸襟豁达,性格开朗。他认为,人生自古都有死,或迟或早。人死了,就是到天国那里去享福了。所以,他对老伴的去世,没感觉出什么悲伤,还是照样喝酒喝茶,读书看报。虽然是孤身一人,他仍然生活得很愉快。老李则不同,他性格内向,心胸郁闷。在老伴去世后,他一直处于悲伤之中,总觉得和老伴是难分难舍,感到一个人生活太没意思。他整天愁眉苦脸,难见笑容。结果,这位老人也与疾病缠绵,卧床不起,恐怕要早日与老伴相会阴间。实在令人惋惜。
老王和老李,因为心境不同,感觉就不同,两人的结果也就大不一样。
即使同一个人,对于相同的事,只要心境不同,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当你心情好时,遇到一点小麻烦,你可能会一笑而过;当你心情烦闷时,又遇到麻烦事,就有可能火上浇油,使你的心情越来越糟糕。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有必要调整我们的心态,使我们的心情始终处于愉悦之中。
俄国作家契诃夫在《生活是美好的》一文中,讲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
为了不断地感受到幸福,甚至在苦恼和愁闷的时候也感到幸福,那就需要:(一)善于满足现状(二)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来可能更糟呢。这是不难的。
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着火了,那你应该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要是有穷亲戚上别墅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是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
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幸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
要是有一颗牙痛起来,那你该高兴,幸亏不是满口的牙痛。
依此类推……朋友,照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了。
我们可以从契诃夫这段话中得到这样的启示:痛苦可以缩小,一直缩小到消失;幸福可以放大,一直放大到无边。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都是我们的感觉所创造的。
我们如果按照契诃夫的话去做,就可以苦中不觉苦,苦中来求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会想到幸福,感到知足,觉得快乐。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会想到春天快来了。有了这种胸怀,我们的生活就会充实,就会富有色彩。我们的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心情,就会越来越舒畅。我们就可以健康长寿,就能够轻轻松松活到老,高高兴兴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