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婚姻情感 |
明馨的老公于九十年代初来美国留学,明馨也跟着来陪读。到美国后不久她就怀孕了,然后就一直在家里相夫教子。
日子飞快地过去,她老公取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又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做博士后。这时他们开始申请绿卡,等到绿卡批下来了,老公也申请到了一所大学的教授职位。沿着大多数北美留学生的人生轨迹一路行来,他们算是相当顺利,老公常说这是因为明馨在家里当贤内助,他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地学习、工作之故。
绿卡有了,工作有了,明馨和老公都长长地喘口气,终于安定下来了。
他们用多年的积蓄付了头款买了房子,明馨的心幸福又满足,家里家外收拾得整整整齐齐。周末一家人出去游山玩水,其乐融融。
老公本来是和明馨一样,满心洋溢着实现了美国梦的喜悦,还兴致勃勃地向明馨提议想再要个孩子。
可慢慢的他在家里的笑容越来越少了,回来也越来越晚了。
周末也要加班。
对要孩子的事的口气变成了“着什么急?以后再说吧!”
明馨感觉到了老公的变化,再三相询,老公一开始解释说刚做教授压力太大,工作紧张;后来再问就变成了:“说了你也不明白!”“瞎操什么心!”“烦不烦!”
明馨对老公的关心体贴已让他心生厌烦。
她心悸地看着老公一天天地疏离这个家,自己却无能为力。
渐渐地老公连正眼也不看她一眼了。
然后有一天,老公和她摊牌,提出离婚。
原来,老公的实验室转来一个国内的女留学生,不住地对他暗送秋波。明馨老公刚当了教授,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有年轻女学生投怀送抱,飘飘然不知东南西北。经不住几个秋波荡漾,就臣服在女学生的石榴裙下了。
他职场得意,情场也得意,唯有家里的黄脸婆令人扫兴。
女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是轻浮之人,爱上他乃情之所至,所以一定要与他厮守终生。
他就答应给她一个终生。
明馨听闻悲愤交加,结婚多年,出国奋斗多年,刚刚过上了安稳日子,老公就移情别恋,抛妻弃子,难道贫贱夫妻真的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吗?
可无论是明馨的以泪洗面、还是儿子的苦苦哀求,都挽不回男人那颗去意已决的心。
老公的狠心让明馨绝望,也激起了她的志气。擦干眼泪,她租了一个小公寓,付了一年的租金之后,把银行账户上剩下的现金取出来,把自己和儿子的东西收拾收拾,搬离了自己一手打点出来的以为是永远的家。
这事在小城的中国人之间轰动一时,朋友们纷纷为她出主意:找个律师,在赡养费上狠狠敲老公一笔。孩子的赡养费不用说,他是必须付到十八岁的,明馨一直做家庭主妇,按照法律规定,老公也要付她的赡养费直到她再婚为止,房子、家产也会大半归明馨娘俩。
她老公每月工资的一半大概都要付赡养费了。
明馨听了却摇头:“他如此无情无义,我不想和他再有任何来往。儿子我能生就能养,不会再伸手要那个人一分钱。”
又有人说应该到学校去告他,许多学校是禁止教授和学生谈恋爱的,更别说他还是个有妇之夫,很多学校会直接开除有暧昧关系的师生。
明馨还是摇头:“他无情我不会无义。事到如今,他被逼着回头,这日子过着也没什么意思,他能过好就去过吧,我成全他。”
朋友们都劝她不要意气用事,她来美国后没上过学,没工作过,英语也不好,领着个小孩怎么过?
明馨笑笑:“我一直没出去工作是因为我希望孩子小的时候能亲手把孩子照顾好,并不等于我没有工作的能力,怎么说在国内也是读了大学的,天无绝人之路,我就是到快餐店打工也能养活孩子。”
大家都是走的拿学位找工作的路,明馨年纪大了还带着孩子,走这条路太难了,过程也太长了,可是打一辈子工她来说又何尝容易?大家同情又无奈。
明馨也知道回学校读书这条路自己走不通,她要找个需要点技术又能立即见到效益的工作才行。斟酌再三,她想到自己似乎有点心灵手巧的天分。刚出国的时候,她和老公省吃俭用,老公的头发都是明馨给剪的,周围人都夸她手艺好,比理发馆剪得还好,中国朋友陆续都来找明馨给理发。搬了几次家都是如此,明馨觉得自己可以在这方面尝试一下。
于是她去报名参加了一个美发培训班。
听不懂老师讲课,她先在家里查字典把讲义啃透。上课时仔细看老师的操作,自己练习时一遍一遍地闷头剪,几天后手上拿剪子的部位就磨出了水泡,挑破了,缠上创可贴接着练。
明馨还去买来很多书籍自己在家里钻研,不会的地方就用头模天天练到深夜。
到结业时,她是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位,虽然这时她仍然不能全部听懂老师说的话。
老师被她显露出的才华和刻苦打动,为她写了一封非常有力的推荐信,刚一结业她就在一个有名的美发店里找到了工作。
当时正值旺季,老板提出试用三个月,这就意味着旺季过后很可能会让她走人了。
店里十多个理发师,只有她是新面孔,又是个东方人,没有人找她剪发,她只能给别的美发师打打下手。只有偶尔来了急活,明馨才有机会一展身手。她会根据客人的脸型、气质、职业帮客人选择合适的发型,完成后往往让人眼睛一亮,要么活泼、要么文雅、要么端庄,每个人都是焕然一新。
经常是头一天给一个客人剪了头,第二天她的亲朋好友四五个一起来店里让明馨给设计发型。
一年后,即使是在淡季,一般人要约她理发也要排到一个月以后,店里给她配了二个助手仍然忙不过来。她在这个小城市的美发行业里的名气渐响。
她的工资是底薪加小费,有时一个客人给她的小费就超过了别的理发师一天所得。
曾有人问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明馨笑说:“别人是用手在做,我是用心在做。”
无论多么忙,无论年老年少,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她都仔细认真地剪好每一个头,尽可能为客人设计出符合他们脸型气质的发型。
她成了美发店的招牌。不断有人向她提议合伙开店,不用她出资,拿干股。店老板看到形势逼人,也主动提出给她干股。
明馨感激老板当初给她工作机会,坚持做熟不做生,一直在这个店里干下来。老板又把左邻右舍的房子都租来,打通装修,他们的店稳稳地做上了该城美发行业的第一把交椅。
她买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业余时间倾心培养儿子,和儿子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子也懂事争气,在学校拉琴、打球、学习、社团样样出色,回家来帮妈妈做割草、收拾院子、做家务,俨然是个小男子汉了。
明馨的老板是个离异的意大利人,欣赏明馨的温柔能干和坚强,日久生情,动了将财神爷娶回家的念头。
明馨一开始根本不为之所动,被前夫伤透了的心需要时间慢慢修复。可到后来连儿子都站到了对方的阵营上,明馨架不住那人天天磨,也是日久生情,慢慢地开始与他出去约会了。
明馨前夫和那个女学生结婚几年后,女的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又凭借结婚拿到了绿卡。在外地找到工作后,回来提出离婚,并坚持把房子卖掉,拿走了房款以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明馨前夫回来找儿子,提出可以负担儿子的生活费用和以后的大学费用,被十二岁的儿子回绝。
儿子说:“我不想伤妈妈的心。”
他一直住在和儿子的家隔了几条街的公寓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