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婚变情感 |
分类: 婚姻情感 |
第二天,心颖刚上班,就有花店的小姐送来一束漂亮的鲜花,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是一首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落款是“眼亮”。
心颖的摆弄着那张心型卡片,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眼睛慢慢湿润了。
她和吴明恋爱的时候,自是觉得彼此各方面都绝配,连名字都有关联,将两个人的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心明”,而成语的后两个字是“眼亮”,他们说好以后不方便说名字的时候就用“眼亮”代替。
后来吴明的银行账户、保险箱密码等都设的是“眼亮”。
而那时,心颖醉心于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那些诗歌正好印证了她当时的心情。吴明在她过生日时买了一本白朗宁夫人的诗集送给她,里面的插图都是剪影,心颖爱不释手。
仍记得月夜下的公园里,两个人坐在树下,心颖一句一句地背出那些优美的诗句,吴明细耳聆听,眼睛比天上的繁星还要明亮。
如果生活是一本书,那些青春飞扬的岁月,那样刻骨铭心的浪漫与爱情,虽然已经被翻过去了,却依然是书中最精彩的章节。
如果他们之间没有发生变故,回忆起来会感觉无限美好,如今徒增感伤而已。
心颖给吴明发去短信,告诉他不要再费心思了。
第二天,诗换了一首,鲜花依旧。
妹妹打来电话商量给妈妈办七十大寿的事。
心颖父亲走的早,而母亲心脏不好,进进出出医院是常事。怕她难过,心颖一直瞒着她自己离婚的事。过年过节母亲见不到人问起来的时候,心颖就以吴明忙,或者出差之类的借口搪塞过去。
心颖相信她妈已起了疑心,只不过依老人的性格,看孩子瞒着她,自己也就装糊涂,不去捅破窗户纸。
前一阵母亲又心肌梗塞一次,急救了过来,但身体明显大不如以前,心颖越来越没法告诉她这样的坏消息了。
妈妈生日那天,心颖刚走到大门外,就听见有人喊她,扭头一看,儿子坐在吴明的车里冲着她一个劲摆手。
心颖走过去,吴明下来帮她拉开车门说:“上车吧,我送你们去给姥姥拜寿。”
这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心颖不想要他送,但儿子在场,自己表现的太生硬也不合适,就上了车。
到了饭店,她们母子下了车,吴明也跟着下来了,从后车厢里拿出了一包东西,对心颖说:“我给姥姥准备了一点礼物,当面送给老人吧,好不好?”
心颖心想或许让他露个面,妈妈会高兴些,不知妈妈还能再过几个生日。
点点头说:“难为你这么有心,不过我妈不知道我们已经离婚的事,你不要说漏嘴了,回头你就说公司有事告辞就好了。”
吴明点头:“我知道了。”
他们三个人走进去,看到哥哥和嫂子、妹妹和妹夫已经将母亲接来了。
心颖母亲看到吴明,眼睛一亮,满脸是笑,拍拍身旁的椅子说:“吴明,来,坐这里来,你坐到这里来,让我好好看看你。”
吴明赶紧过去说:“妈,生日快乐!我就是瞎忙,好长时间没来看您了。”把手中的东西递过去:“这是我托人在东北搞到的特级人参鹿茸和哈士蟆油,对补养身体最好,你吃吃看,要是喜欢,吃完了我再托人去买。”
老人笑着接过去:“都是好东西啊,你这孩子就是有心。”
这顿饭,老人打心眼里高兴,不住地给吴明夹菜,吴明则一个劲地给身旁的心颖夹菜倒茶,心颖推他手,说不用,他照夹不误。
看在老人眼里俩口子打情骂俏一样。
吴明一向会做人,对心颖的亲戚周到大方,所以现在他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帮他一把。席上大家谈笑风生,拿他俩开涮,好像他和心颖根本没有离婚这回事儿一样。
席间,还请服务员给照了全家福。
母亲叮嘱妹妹多洗几张镶上框,每家都有份。
看着母亲欢畅的脸,合不拢的嘴,心颖心酸不已。她知道母亲肯定一直在心里担忧,如今见到吴明,他的态度又不像是装的,大概以为他们已重修旧好,所以心情大好。
对于老人来说,吴明到场、心颖一家和和睦睦,远胜人参鹿茸,这才是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吴明自是最后一个离席,还把老太太亲自送回了家。然后送儿子和心颖,在楼前,他殷殷地看着心颖,心颖只做不知,低头转身先上了楼。儿子在后面和爸爸告别。
吴明没有立即走,他坐在车里看着自家的窗户好久,直到屋子里的灯都息了,才缓缓开车离去。
心颖又失眠了。她一个人坐在阳台上,陷入了沉思之中。
吴明打亲情牌,处心积虑地要回来。
“牛记”更是像胶皮糖一样,随时随地粘着她。
事到如今,她不能再拖下去,必须明确态度,否则误人误己。
自己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继续交往?
实际上这决定了自己选择的是什么样的人生。
从理智上讲,她应该选择陆华。
她信得过他,知道跟着他后半辈子会有份安稳的生活。一个情投意合、细心体贴的生活伴侣是无价之宝。
从感情上讲,她应该选择“牛记”。
她喜欢他,很想撇开所有的包袱,跟着感觉走,随心所欲地活一次,管他别人怎么看,管它以后会怎样!以不变应万变,婚都离过一次了,相当于地狱走了一遭,还有什么好怕的!
从老人孩子家庭方面考虑,她应该选择吴明。
上有老下有小,有些责任,自己必须要负。吴明真心悔改,破镜是可以重圆的。有句话叫“原配的夫妻原装的酒”,原配自有他的长处和优势。
怎么选?
你说怎么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