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处世哲学——当仁不让

(2008-04-30 08:19:18)
标签:

罗伯哥

处世哲学

论语

智慧

劈龙鳞

韬晦

低调

杂谈

分类: 学《论语》

处世哲学——当仁不让

 

——罗伯哥学《论语_卫灵公第十五》—36当仁不让

 

题目原本是以《罗伯哥学论语》系类为题的,考虑到现在未必有很多人喜欢《论语》这样的老古董了,就换个题目来和朋友分享罗伯哥理解的《论语》吧。

当仁不让成语解释为:“以仁为任,即便在老师面前也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罗伯哥喜欢论语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和精神。在师道尊严甚严的时代,为了仁而不谦让尊长的举动实在是勇敢。

其实之所以被儒家弟子收录到论语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真正当仁不让的人太少了,因此需要彰表,需要强调。

人类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后,秩序产生了,等级制度产生了,人们的等级观念产生了。懂得服从又善于表现的人会混得很好,谙熟进退之道的人就混得更好了。

因此才出现了那么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草根的嚎叫未必能起到大的作用。

在“仁”的本意范围内罗伯哥自问做得不够,只是偶尔在不冷静的时候发发牢骚罢了。

当然这牢骚也多数是冲着有多年交情的老友。在一起打拼快十年了,彼此的信任和了解也许是这种偶尔的当仁不让的基础吧。

至于当仁不让的现代意思: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这方面罗伯哥自认为做的还不错。至少在浮躁的风气里,罗伯哥务实很多,实干很多。

好像是自我表扬一般了。

还是说说当仁不让的技巧吧。

首先要判断你不让的东西是否是“仁”,这一点很重要,否则为了丁点小事牺牲了,很不值得。

接着要判断不该让的“仁”是否真的不该让。

第三要注意不让的技巧。

有些时候用转换需求的销售技巧当仁不让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激烈的方式好比火,迂回的方式好比水。

在《左传——子产论政宽猛》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其大意是:“我死之后,你必然执政。只有有道德的人能够以宽大来使百姓服从,那德行次一等的人不如采取严厉的政策火很猛烈,百姓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很柔弱,人们因亲近喜欢而轻视它,所以,很多人死在水里。因“宽柔很难。”

这话是执政之道,然而作为被管理的人们来说,反其道则会很有效。

其实很多时候当仁不让是很让长官不悦的,过分地争执于一些事情只会让后面的事情更难办。有一种劈龙鳞的意思,谨慎。

这段话好像很畏缩的意思,其实不然,人必须认清形式,在你还不成熟的时候看别人怎么做也许会很好。不理解的话读一下罗伯哥的另一篇文章《处事哲学——成长历程之人、大、太 (2008-03-20 07:56:39) 》好了。链接是: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ac1b7010098g1.html

很多的事情不要急于表态很重要,不要以为只有你看明白了,明白人其实很多,不做声是因为火候还不到。

不合理的事情不让它腐烂透了,就难以根治。

如果你认为有韩信之才千万不要为了泼皮的事情烦恼。

罗伯哥这样理解《论语》也许会被很多儒家学者耻笑了。

其实孔子游历列国却不曾为君主重用,究其原因还是锋芒太露了。学会低调也许会失去孔子,却不会失去施展的机会。

罗伯哥自己最缺乏的就是低调,该学着低调了。

好了罗伯哥这样啰里啰嗦的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就到这里吧。

学会保护好自己,如果你的低调不断被挑战,并忍无可忍的时候,就无须再忍了,要记得该出手时就出手。别真的就成了缩头乌龟。更不要因为曾经见过的蛆虫蝇蚁而失去进取的动力。

生活还要继续,路就在脚下,踏实迈好每一步,想不闪光都不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