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喊山健康秩序 |
分类: 感悟与杂谈 |
起初时候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同。后来越来越多的吼叫,嚎叫般的吼叫,可以肯定是从并不年轻的生命生命体发出的。
妫川湖湖面上一条水线披开水面快速的向前移动,由于距离远,罗伯哥以为是一条大鱼,很有兴趣的注意观察着,后来发现那不是一条鱼,而是一个人,一个游泳的人。
罗伯哥可以确认的是这湖水一定不似京密饮水渠那般的饮用水源。在晨曦里,我无法判断这水是否适合游泳。这个疯狂的年代里,可以游泳的水越来越少了。
目光随着游泳者向前,脚步并没有停下来,手里的相机也并没有举起来,这清晨里的泳者,没有什么值得拍摄的。
清晨六点,不断传入耳鼓的,灵长目的吼叫声,与本该宁静的环境那么的不和谐,罗伯哥曾经乘船走过三峡,“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了。没想到在这妫河岸边听到了。
吼叫者应该是在湖边的树林里的,然而声音却传的很远。
人类的吼叫通常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才发生,
痛苦、压抑、惊喜、愤怒、绝望等情绪极不稳定的时候,人们会用不同的声音的吼叫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也许可以理解为一种返祖情绪。
然而着宁静的清晨,很多人也许还在睡梦里,也许刚刚醒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传来的不含有任何感情意义的嚎叫,实在会让毫无准备的人惊异、鄙夷。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应该遵守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
如果我们把场景变换成吼叫者的家中会怎么样。
这般的非常吼叫,可能会让自己的尊长、儿女从睡梦里惊醒。
可能会使尚在母亲怀里哺乳的婴孩突然脱手坠地。
可能会使已经起床的子女突然因为这种异样的呼喊破门而入。
可能使自己年迈的双亲以为您出了什么问题而情绪过于激动导致意外发生。
可能会。。。
那么有这么多的可能,为什么换在湖畔、山边就变成那么自然而然旁若无人的肆意嚎叫呢?
为什么只有自己的家人需要宁静,公共区域里的人却要强制收听你的嚎叫呢?
前几年,北京的部分山林发生森林病虫害,专家反复研究后认为由于靠近城市的山林经常有人四五点钟就在这里喊山,鸟雀的正常休息受到惊扰被迫搬离了自己原本的家园,鸟走了,虫就活跃了。
对于生活在山区的人来讲,喊山现象仅仅是用来呼唤山上的同伴。牧羊人排解寂寞,驱除恐惧的行为。
物质生活逐渐的丰富,肚皮下的脂肪逐渐增厚的时候人们有了更大的共鸣腔。
人们对健康的追逐,使得人们在努力搜寻任何健康秘籍。
有人在公园里肆意拍打树干,有人拍打自己的手臂,有人拼命甩手,各家的高招歪招均有人愿意尝试。
然而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有人鼓噪大喊可以健康,于是人们开始在山野高喊,接着北京的森林虫害就发生了。
整日暴食珍馐,早起拼命嚎叫,就为了健康。其实说是为了健康不如说为了活命。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狗屁健康专家提出的嚎叫健康理论。他们为什么不解释一下,蝉整日拼命叫喊却只能活一个夏天的现象。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如果个人追求的所谓健康必须建立在影响扰乱他人生活,破坏子孙环境的基础上,那样的话这种健康其实就是一种犯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便是成年的子女也会受到些许的影响,甚至继承这种嚎叫健身法。
《论语·宪问》第四十六章:“子曰:幼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其讲述的就是对不规矩人生的评价。
相信罗伯哥的博文会触怒一些有此吼叫偏好的人,或者家人有此偏好的人。
但是如果您仔细阅读了罗伯哥博文的话,也真的认为人不可以太自私的话。骂人的话就不要留了。留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吧。或者其他什么高招也好。
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