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皮的变迁

(2007-06-23 11:56:55)
分类: 感悟与杂谈

导读:罗伯哥爱读书,也爱书,所以需要保护书。书皮的变迁也许可以折射出些许的观念变化。http://blog.sina.com.cn/robertlch

书皮在现在的学生里可能早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从小学开始母亲就在每年学校发新书后,用报纸给我包书皮了,那时侯也许是《人民日报》一类的报纸,当然不是家里订的报纸,因为一个村子里只有大队部有报纸,是给书记,队长们学习用的其实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他们是否真的读那些报纸,因为他们认识的字实在有限,而且会议很多,精神都是传达的。

每年都要提前打招呼,才能要来几张报纸。村干部家里或者干部亲属家里的墙或者顶棚都是用报纸糊着的,普通的农家是不必糊墙和顶棚的。

能用报纸糊墙实在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用报纸包的书皮,有些脆,经常是不到学期末就磨穿了,只好再用些浆糊来粘补一下开裂的报纸,所以罗伯哥的书用到期末还是很新的。

在后来逐渐开始有些水泥的使用,水泥的牛皮纸包装袋有好几层厚,去掉最外和最内的层,就是非常新的牛皮纸了。当然能找到牛皮纸水泥袋的也是村子里很少的挣工资的人,那时侯村子里是平和的,大家都很和睦,也很支持学生的学习,所以水泥袋的牛皮纸几乎是可以满足需要包书皮的孩子的需求的。

再以后就有了铜版纸的挂历,那时候罗伯哥已经会自己包书皮了,和贴合的那种,棱角分明,象豆腐块一般的整齐。

很深刻的记忆是罗伯哥并不喜欢把印刷的图案包在外面,因为我更喜欢那洁白的挂历背面。然而印刷技术的原因,油墨很容易就印在书的封面上了。当偶然间发现油彩印在书上的时候的确懊恼了很长时间,那时侯香味橡皮刚开始兴起,用了几乎用了一整块也没有把油墨从没有塑封的封面擦去。

后来长了经验,于是仍然把油彩面包在里面,只是在包书皮前先在里面垫上用过的就作业本的纸,罗伯哥当时偷偷称之为给书穿上内裤。油彩的烦恼就这样克服了。

再后来好像突然有了一种塑料书皮,绿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可以透出书的本来面目又可以很好的保护书。但是塑料书皮的质地很薄,所以通常只能用一个学期。

母亲就用装化肥的厚塑料袋,比照书的规格裁好,然后用缝纫机缝好。

的确质量好了很多,耐用了很多。

那时候罗伯哥经常在家里的可折叠的缝纫机上写作业,脚下闲的没事就踩踏板,居然从那时侯起罗伯哥逐渐学会了踩缝纫机。到现在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缝补。

在后来就有了更好的铜版纸材料和印刷,罗伯哥从新开始用挂历包书皮。到现在罗伯哥还保留着1978年到1990年全部的小学中学教科书。很多的封面还都跟新的一般。曾经几次父亲说书没有用了干脆卖了算了。我认为那是值得骄傲的回忆,所以现在依然保留在房山区老家的书箱里。

90年大学以后,罗伯哥就不再包书皮了,因为很多的书用了塑封的技术,而且大学的学习以及那个自我意识泛滥的年代,浮躁使学生未毕真的认真读书。

大学毕业后罗伯哥也很少读书了,因为校园里的知识几乎没有任何用处,记得一次主管设计师要求我确定印刷机的一根轴的参数,我非常高兴把随身带的《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的书拿出来根据机器的运动参数开始计算,到中午了还没算出来。主管设计师过来看我在纸上写了那么多的公式,好像没有停下的意思,半开玩笑的说,“上学读傻了吧你”。

听到这话我真的傻了。难道设计不需要计算和校核吗?我困惑的望着她。她转身走到柜子边上从里面那出一本用车间里试车的最好的铜版纸包着的一本厚书。递给我,“在里面查一下就好了,没把握再到车间里去测量一些那台德国样机的对应尺寸,不放心就适当加大些。”

我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和俄国机器都比较笨重的原因了,测绘和拍脑门的设计当然会笨重一些。

对我触动大的不是那本技术手册,而是技术手册的封面。书的爱护是因为可以少动脑子。

后来我终于放弃了我衷爱的机械设计。转行做需要动脑子,动嘴巴的销售工作了。

在不断的穿梭于各地,不断的被旅途和晚点折磨的我重新开始读书了,起初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旅途时间。

那时候旅途读书的人不象现在这样多,所以偶尔你在读书的时候会有人不打招呼的伸头来和你一起看,或者干脆打断你,来和你讨论你正在读的书的内容。当然有些是中肯的,有些是纯粹无知的甚至十分可笑的。

于是罗伯哥从新开始为自己的书包书皮,免得别人从你的书的封面发现话题,来打扰了你。

这一招绝对有效。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伯哥发现一位同航班的女士的书皮是布做的。我当然没有凑去问,罗伯哥童年的裁缝功底被激发了。

回到家就开始选布料,当然这方面妻还是很有眼光的,她帮我一起在窗帘布艺市场找寻合适的材料和图案。我们按照几个书的尺寸制作了不同规格的布艺书皮。成功了,很好用。书皮的变迁

在旅途上由于布艺书皮的原因也经常会被爱书的人打断咨询,这时候罗伯哥都会很耐心的解释。因为爱书的人应该得到这个建议。

今天写的这个题目实在是由于周一的时候在北京飞往呼市的航班上一位呼市电台小姐的赞扬。书皮的变迁

除非特别劳累,我都喜欢在飞机平飞后读几页书,布艺书皮包裹着的书放在小桌板上的时候,我能感到这个特别的书皮对电台小姐的吸引,于是在大约40分钟的旅途里我们由书皮开始讨论了一路,罗伯哥当然也顺便把罗伯哥的博客推销给她了,她说要去看的,不知道是否已经来过了。

但是书皮的话题,的确是由于电台小姐的赞扬。才拿出来在博客里显摆一下的。希望对喜欢在旅途上读书的朋友一点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