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方言中的“格”
(2010-07-29 11:06:50)
标签:
方言格研究杂谈 |
分类: 大众语文 |
一
在许多地方的方言中,“格”都用来做指示代词或语气助词。
做指示代词时,相当于“这”或“那”。如:格个,格号,格格。其中“格格”就是“这个”的意思。
做语气助词时,相当于“的”。如:格来,着哩;格呢,的呢;格落,的了。
二
王梦沂在《苏州方言中的歇后语》中举了两个歇后语例子:
六月里格日头--慢娘格拳头
慢娘格拳头--早晚一顿
“慢娘”,亦作“晚娘”,即继母。
六月里的太阳毒辣,所以用来形容继母。
王梦沂在歇后语后解释了“格”字,指出:苏州方言中“的”,基本上念“格”音。
这是关于“格化”的一个重要资料。
三
有网络作者写了一个苏州方言的信,里面的格真不少。可以想象,苏州人日常说话,就如吃饱了并且逆气了——一片嗝声。如:
的娃:
你格晓得,老早拖着“U”形鼻涕的偶赶咱老嫩点潇洒类,偶赶兹格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格成况县你表达偶对你格爱意,虽员我打字封信格成况碍面月黑风高,但你表怕撒得,因为偶血格前步寺真心O。
四
常州人笑话苏北人,模学苏北人的语气语调说“乖乖里格隆,韭菜炒大葱。”
常州话也是“格”字连篇。如:
昨头天勿好,过格雨落着大到只。今朝头天到还好得,勿热也勿浪,勿晓着明朝头那享佬。前夜子天热到着气也透勿过来活。后朝头是礼拜天,天作兴会好格。今朝上昼头到也热线旺旺格,到着下昼头天又灰蒙蒙格连。日勒天到要好点的,夜了么反正也勿出去,随便那享吧。早起头格辰光,床娘一爬出来,国着有点头昏的,过歇头好象也有过格。一歇歇到也好佬连。今朝太阳勿好,作兴夜勒也勿会有亮月格。到下班辰光勿要落点蒙松雨啊,过是作杀着得。夜头勒看电视当心点,勿要有霍霍险阵头响,电视机要酷落格。天总要起冷汛连,热杀宁的日脚也勿会长格连。
其中“过格”连起来就是这个的意思,其他“格”就是“的”了。
五
歌手李元,曾创作《爱你的披头士》。
1999年采风后用上海方言创作了一首沪语风格的情歌,叫做《爱侬格人》,意思就是“爱你的人”。其中的“格”,不完全是“的”,还有“这个”的意思在里面。
上海方言还说,“格是吾姐姐”,这位是我的姐姐。这个“格”就成了“这”的意思。
上海人是这样说话的:滚那娘格西老师,假使我格分数勿伐受侬控制,今朝我上课打瞌充格辰光肯定会多顶侬两句……
六
浙江舟山方言:
阿四呢?其来格向搭一个朋友讲闲话。
来格眼,勿来堂眼——在那儿,不在这儿。
勿是介做,是要格貌做——不是那么做,是要这么做。
格句话用定海话咋讲讲——这句话用定海话怎么说?
格个东西有多少重鞋——这个东西有多重呢?
七
山西方言中也有“格”,但不是用来替代“的”的。我所知道的是歌词“清凌凌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
八
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如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
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生格巴巴,清格啦啦,嫩格蛋蛋等。
九
重庆方言“格老子的!焦麻哒,啷个哎!豆是撒!做么子!光册蛋,垂直西戏的。”
十
在四川省内,有一些外省移民聚居的方言区,保留着一种在人称代词后面加“格”,共同构成物主代词的习惯。
在四川东南部浅丘地带的金堂、中江一带地方,有一个由来自湖南的移民所形成的通行“老湖广话”的湘语区,这里的居民往往把普通话中的“我的、你的、他的”说成是“我格、你格、他格”。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聚居着为数众多的来自广东的客家人,他们把“我的”读作“唉格”(ai ge),“你的”读作“义格”(yi ge),“他的”读作“记格”(ji ge)。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