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迈向丘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高地

(2025-07-18 17:00:01)
分类: 四川政治经济

四川省达州市——

迈向丘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高地

李传君

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战略下,实现机械化种粮至关重要。这一要求在广大平原地区很容易实现,而在广大丘陵山区,相对较难。我国耕地面积丘陵山区占比达三分之一,因此,实现丘陵山区机械化种粮已刻不容缓,研发制造适合丘陵山区的农机装备是核心关键。

而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大多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广大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相对较少。恰恰广大丘陵山区正处于西部和西南地区。为此,为推动国家及四川省“丘陵山区农机装备补短”的号召,202311月,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园建设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启动。

该产业园旨在聚合国内外优秀农机装备企业,针对丘陵山区农业需要,研发制造相应农机装备,以破解农业领域长期面临的瓶颈。丘陵山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机呢?在走进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园的同时,记者也走访了达州市一些应用主体,聆听他们的宝贵意见。

专注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

“从启动到一期完工,我们只用了10个月。”达州市达川产业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黄伟伟说,共建成了8万余平方米孵化园和3.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且已入驻10家企业。

目前已投产的5家企业,共建成生产线13条,并成功下线履带式旋耕机、高速插秧机、小型微耕机等30余款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农机装备。四川省川达立盈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落地投产的企业,至今已建成产品展示车间和装配车间,总经理罗贤彦介绍说,待其零配件生产车间和发动机制造车间建成后,农机装备整机制造将完全实现达州本地化。

今年以来,园区聚焦延链补链开展精准招商13次,拜访农机企业31家,拟签约企业4家、达成合作意向企业3家、正在洽谈企业2家。同时抢抓成渝“双城圈”等重大战略机遇,促成四川达州、遂宁、乐山、广安4市,以及川渝“8区县”签订了共建合作协议。

在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现场发布了3款“达川造”新品农机,共签订购机订单32单3200台。通过举办产品订单对接会,川渝两地31家销售企业现场签订农机订单3800余台。在2025第二十届西南农业机械展览会暨第二届中国(四川)丘陵山区农机展览会春耕农机团购节活动,现场发布9款“达川造”新品,签订农机产品订单3810台(套)。

5月,园区组织企业参加了西博会和第三届2025“一带一路”国家山地农业与智能装备科技发展论坛暨“一带一路”国际装备展。还组团赴意大利参加中国·四川—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合作洽谈会,与意大利明戈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

来自丘陵山区农机使用者的声音

园区提出建设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高地,丘陵山区需要怎样的农机装备呢?

宋明勇的达州市百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达川区石梯镇流转了4000余亩地,种植油菜和高粱。回想起2021年他刚刚涉入这片土地时,他感慨万千:道路很差、山峦起伏,大多数是巴掌田,少数面积大点儿的地,也是围绕山势长溜溜一条,机器完全去不了。于是,他花大价钱进行了宜机化改造,加上政府实施的项目,适宜机械化耕作的达到了3700亩。

“虽然修了一些产业道和下田道,但田块还是偏小,最大的也只有一两亩,最小的只有一两分。所以,只能适应中小型、轻巧灵活的机器。”宋明勇说,大型机械一下田,无法转弯,只能倒行;就算是中小型机械,也只能在半亩以上、坡度15度以下的地方操作。

宣汉县海平家庭农场主桂刚,自己流转了800余亩地种粮食,还创办了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20余台套。他自己那800亩地,虽然都是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过的,但其中600亩他宁愿只种一季,从而将大量时间和机械用来对外开展社会化服务。

问其缘由,他说他不得不将其中600亩留作冬水田,如果都实行两季轮作,油菜收割后再种水稻,会因为水源紧张影响下一季。可冬水田的耕作给当前的农业机械摆出了一个大问题:大型拖拉机一下去就陷在泥中了,严重的时候不得不用起吊设备。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专门求助了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小波,并联系厂家现场改造。

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机损大也是个严重问题。“起码比平原地区高40%!”宋明勇说,希望生产厂家在针对性地设计制造时,在部件设计上考虑经损的功能。“机损在农业生产成本投入中占比较大,在粮食价格和政策补助一致的情况下,丘陵山区相对来说压力会更大。”

“两基地”“五中心”上通下接解难题

黄伟伟介绍,园区定位“两基地”“五中心”,即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生产基地、中试基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展示中心、培训中心、应用研发中心、租赁销售中心、农事服务中心。

“以全国丘区农机中试基地为牵引,吸引科研院校和农机企业来园中试,打通‘研发—中试—鉴定—批量生产’生态圈,并鼓励‘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形成‘链主企业+配套企业+科研机构’的创新生态。”黄伟伟说。

据黄伟伟透露,湖北某集团现在正密集联系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包括发动机、电机、耕种机械、智能农机研发、零配件等企业,已表示有意向组团式入驻园区。

目前,四川省农机鉴定达州分中心已实体运行,已对园区企业生产的24款微耕机、田园管理机完成了鉴定,正在对另外6款进行鉴定;园区已与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机构签订入驻协议,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学院正式成立,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园区还与达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定向培育农机技能型人才。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学院将于今年9月正式招生。所培养技能型人才,园区将给予至少50个实习岗位。

农事服务中心目前已搭建起“1+5+5+50”的体系:1个综合平台,5个服务中心,5个特色中心,50个服务站。这一体系将主动把研发制造延伸到实用领域,上通下接。

“今年,我们坚持招大引强的理念,计划全年新引进农机生产企业10家以上、配套企业10家以上、落地投产企业10家以上,实现园区生产农机30种、5万台(套)。同时,确保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实现招引企业数量、体量、质量三量齐升。”黄伟伟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