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抱团加延链,等于双保险

(2024-09-18 16:41:16)
分类: 四川政治经济

抱团加延链,等于双保险

——四川阆中思依片区肉牛养殖业调查

李传君

四川省阆中市思依镇,近十余年来,自发形成了一个肉牛养殖基地镇,且以该镇为中心,逐步辐射到临近的木兰、桥楼两镇,甚至蔓延到相邻的广元市剑阁县、南充市南部县的乡镇,整个片区肉牛存栏量7000余头,年出栏近6000头,目前存栏量较去年增加了20%

然而,在调查中,几乎所有肉牛养殖户都称当前行情不好,养牛普遍亏本,一头牛亏几千上万元,一个养殖场亏损几万到几百万不等。可为什么明明亏本,却存栏量反而在增加呢?养殖户对记者说,他们已掌握了行情波动的“牛周期”,并找到了驾驭行情的制胜法宝。

法宝就是以协会的名义共进退,抱团取暖盈亏共度,再就是种养循环并尽量延长产业链,弥补短板,把饲养链前端尽量掌握在自己手中,从降低成本中提升利润空间。养殖户说,据他们判断,新一轮行情即将到来,因此不少人开始新增犊牛,并积极储备饲料、草料。

抱团取暖,长期坚守总体是赚

“前年买犊牛八九千元一头,去年卖时每头亏三到五千元,总体亏损近百万元。”养殖户任玉梅说,她目前仍存栏140头,如果行情再这样低靡,好多人都会撑不住的。但阆中市思依片区家庭农场协会78名会员中,还没出现被拖垮的,长期坚守多年养牛总体是赚。

谢天景从2008年起就养牛,目前存栏120头。因养殖土杂牛为主,犊牛进价稍便宜,平均每头亏2000元左右。“去年卖了30头,今年卖了30头,总共亏10多万元。去年下半年就没买了,估计底部也到了,行情会渐渐起来,准备到内蒙或吉林买一批西门塔尔。”

蒲德猛没亏本。2023年初,牛价开始下跌,当每斤降到17元时,我判断还会一路下降,因此我及时清仓没再新进犊牛了,果不其然,到今年8月每斤降到了11元。”蒲德猛说,他已储备了几百吨粮食和几百吨草料,准备逐步恢复养殖,计划达到存栏200头的规模。

据协会估计,在这一轮行情中78家会员总体亏损达四五千万元。协会会长王加红说,片区大多数是养殖肉牛多年的老养殖户了,行情好的时候都积累了一定资本,加之经验丰富,懂得如何降低成本,如何趋利避害,故而亏损较少,但是近几年入市的新手亏损较大。

剑阁县一家会员养殖场,2022年建场投资700余万元,当时正处行情顶峰,犊牛买进价每头高达15000元,去年底出栏时每头只卖到了14000元,加上成本每头亏损10000多元,250头总共亏损近300万元。有协会的鼓励,这家养殖场没有气馁,选择继续坚持。

协会能起的最大作用是在犊牛买进和饲料、草料的购买上可以整体议价。“以去年为例,我们分头去内蒙、吉林等省采购了几千头犊牛,比过去单独采购总体节约了几百万元,同时以协会名义采购饲料和草料,也总体节约几百万元,两项共节约上千万元。”王加红说。

延链补短,掌握主动权很重要

肉牛养殖投入成本最高的是购买犊牛。行情好时犊牛价格就高,养殖周期又长达一年,如果在高峰时段购进犊牛,低谷的时候出栏,那势必亏损。怎样避免这一风险?最好的是自繁自养。但养殖母牛占用资金大,母牛养殖成本也很高,因此不是一般养殖户能承担的。

王加红的养殖场目前存栏250头,其中母牛160头。所产犊牛自己养一部分,卖一部分。自繁自养或者就近购买犊牛,相比从内蒙、吉林等地购买犊牛,至少可节约远程运费,且避免了长途运输应急反应导致的死亡、疾病等风险,更重要的是把源头控制在自己手里了。

王加红说,目前协会饲养母牛的很少,这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王加红之所以敢养殖母牛,除了犊牛有稳定市场外,关键是他自己还流转了500亩地,自己生产粮食,小麦、玉米、牧草等自给自足,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外购饲料、草料的成本,因此不怕资金占用。

流转土地种植粮食和牧草,走种养循环的路,是不少肉牛养殖户摸索出来的好办法。协会78名会员中,50户思依镇本地会员基本上都是走的这条路。“这50户最小规模为60头,最大的有200多头,流转土地几十亩到几百亩,总种植面积2万余亩。”王加红说。

蒲德猛流转土地480亩,种植玉米、小麦和大豆,肉牛养殖中所需的玉米、豆粕、麸皮等就可以自己提供了,而这些作物的秸秆粉碎也可充当草料。“地里自产饲料,每头牛至少可以为我节约800元,200头可节约16万元。整个协会可节约五六百万元。”蒲德猛说。

每头牛一天至少需要2斤干草,整个协会以7000头来算,一个养殖周期共需3000吨干草。“外购草料每吨运费在500元左右,整个协会自己生产草料一年可节约150万元左右。”蒲德猛说,两项加起来,走种养循环路子,平均每头牛养殖成本可降低1000元左右。

合作升级,打造肉牛产业园区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由阆中市思依片区家庭农场协会中5个会员为发起人的农事服务中心在加紧建设中。会长王加红介绍,即将建成的农事服务中心,仅农机投资就在500多万元,从粮食作物的耕种防收到后期的烘干、仓储、加工等各个环节,均可在中心一条龙完成。

该中心建成后,耕种防收服务面积将达到3万余亩,辐射面积可达到5万亩,为思依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一半以上。准备安装烘干设备8套,日烘干粮食能力160吨。同时,农事服务中心还将配备饲料、青储草料加工设备,尤其是草料烘干加工设备将发挥重要作用。

谢天景是5个发起人之一。他说,建成后的农事服务中心草料加工能力为50吨,年加工能力可达10000吨,以目前协会成员总养殖规模来看,仅用两个月就可完成加工储备,巨大的草料加工能力,为当地富余秸秆收储利用提供了用武之地,还可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建草料烘干加工设施太重要了!”蒲德猛说,四川空气湿度大,用传统的晾晒方法很难排干草料中的水分,水分不干就难以储存,这也是大多数养牛户不得不从北方省份购买草料的原因。“有了这套设备,就地取材自己加工草料,完全能摆脱从外省购买的依赖。”

王加红说,协会成了片区承接撂荒地治理的主力军,仅去年协会成员就开荒种植粮食作物上万亩,农事服务中心建起后,种植面积将会继续扩大。如果政府在项目上加大扶持,更多的人进入母牛养殖,以及有机肥生产和肉牛屠宰及牛肉加工领域,产业会更加壮大。

  目前,协会各会员均是家庭农场传统养殖模式,阆中市政府准备在思依片区打造一个肉牛产业园区,首先引进社会资本建一个存栏2000头的标准化集中养殖场,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并探索散户托养等模式。2000头标准化养殖场只需5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