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片桑叶到一件衣服

(2024-06-05 16:13:37)
分类: 四川政治经济

从一片桑叶到一件衣服

——四川仪陇布局蚕桑丝绸全产业链见成效

李传君

仪陇县是四川蚕桑产业重点县,全县桑园面积7万余亩,其中优质桑园4.1万亩,年产优质茧3718吨。成功创建省四星级蚕桑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园区优质茧能达到5A级以上生丝标准。桑园通过返租倒包模式,带动全县上千户农户参与,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

近年来,仪陇县通过回引人才返乡创业及招引大型农头企业等措施,布局蚕桑丝绸全产业链。目前共有龙头企业4家,具备全产业链企业1家。从基地建设到种桑养蚕,再到烘茧缫丝、织绸制衣,再到外贸出口,各个环节逐步完善。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达6亿元。

为给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仪陇县着力于自动化养蚕机械的研发,目前第三代机械正在试用,一旦推广,将极大节约成本,提高产值。同时,该县正积极弥补产业链上的空缺和短板,高品质丝绸的印染炼染厂即将上马,待所有环节全面具备,综合产值将进一步提升。

栽桑养蚕,就是赚钱

5月底,仪陇县第一批蚕茧收购结束,目前已进入第二批蚕养殖期。走进铜鼓乡龙家店村,一片片碧绿的桑园铺展在眼前,进入桑园中的蚕房,蚕农正忙碌着给蚕宝宝喂食桑叶。该村2018年起发展蚕桑,目前共有桑园2000亩,均进入了盛产期,全年养蚕3600张。

铜鼓乡是仪陇县蚕桑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园区桑园总面积1万亩,共涵盖6个乡镇23个村,共建有小蚕共育室40间,蚕房150座。园区所栽桑树全系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及西南大学推荐的农桑、强桑两个优良品种,目前全部进入盛产期,年养蚕2万张左右。

园区系龙头企业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除了公司自留约300亩作为示范农场外,其余全部返租倒包给养蚕户,共有业主104户,最大业主返租倒包桑园300余亩,最小的也有30余亩。在小蚕共育室养至三龄便分给业主,再养20天左右出茧。

养蚕究竟赚不赚钱?负责龙家店村片区的生产负责人罗磊给记者算了算账。“一亩桑可以养2张蚕,每张蚕可采收70公斤茧子,按目前公司的回收价每公斤62元计算,每亩桑的蚕茧产值可达4000元以上,除去土地流、桑园管护等成本2000元,纯利润2000元。”

铜鼓乡副乡长张娇说,全乡桑园总面积5000余亩,占了整个园区一半,种桑养蚕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一些村集体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龙家店村集体返租倒包100亩,每年纯收入至少10万元,三年就用赚来的钱修起了新的村活动室。”

桑园用工也为当地村民带来收入,仅龙家店村每年就有200万元劳务收入。园区形成了“一园生五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即农户流转土地得租金,有能力的农户返租倒包得酬金,鼓励农户粮经复合种植得现金,入园进厂务工得薪金,以及财政奖补量化分红得股金。

缫丝织绸,制衣出口

“布碧丝”公司系香港利达丰环球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说起“利达丰”来仪陇,还有故事。“利达丰”在珠海有服装厂,厂里大多工人来自仪陇,随着这些工人年龄增大,便越来越思乡,“利达丰”遂随之来仪陇考察,发现南充乃“千年绸都”,于是决定投资。

2013年,“利达丰”投资5亿元在仪陇建起南充家丰时装有限公司,主要以丝绸为原料生产高端服装出口欧美。因欧美对产品溯源要求严格,越是高端服装越是讲究原料品质,因此,2018年,“利达丰”决定在仪陇自己建基地,并逐步建设缫丝、织绸等环节的工厂。

于是,总投资5亿元,一家集蚕茧生产、缫丝、织绸等环节的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2019年,“利达丰”又成立了四川布碧丝发展有限公司,主营对外贸易。目前,设计产能5760绪、年产200吨生丝的缫丝厂和设计产能360万米的绸厂均投产。

“布碧丝”销售总监周洲介绍,缫丝厂共安装自动缫丝生产线6条、复摇机4条、真丝被捻机4条、洛丝机3条、无捻并丝机2条、智能分条整经机1条。目前仅一期工程就需要30万公斤蚕茧,待二期工程完成后,所需蚕茧60万公斤,当前基地供茧仅18万公斤。

织绸厂设计产能对生丝的需求量也十分庞大。360万米需要400吨生丝,也就是说自己的缫丝厂全部生丝用于自己的绸厂,还差一倍的缺口。”周洲说,服装厂年产1200万件衣服,所需布料1800万米,显然,仅自己的绸厂织出的绸子,仍然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越到后端,对上端原料需求缺口越大,怎样解决呢?“布碧丝”副总经理朱晓峰说,公司下一步决定扩大基地,目前正在尝试跟各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采用“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按照严格的技术规程,扩大桑园1万亩,目前已扩大2000亩。

技术革新,补短延链

仪陇县还有3家龙头企业,分别是“奥特丝”农业、“恒丰信”农业和“语山”农业。与“布碧丝”一样,3家主要是采用返租倒包的模式,发动农民参与养蚕。3家基地总面积1.2万亩。与“布碧丝”不同的是,这3家主要做前端蚕茧生产,后端深加工涉及较少。

如果4家龙头企业能横向合作,彼此可弥补各自的短板。周洲说,若能在桑树品种、蚕种选择、蚕茧生产技术标准等方面达成一致,合作共赢是最好的,“布碧丝”也有这样的想法。“布碧丝”以养雄蚕为主,单茧抽丝长,纤度2.2D,清洁及洁净指标均能达到6A

若要自己扩大基地,必须充分调动种养环节参与者的积极性,产值和收益是最重要的。“那就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将基地亩产值提高甚至翻番。”周洲说,公司按照以种控茧、以茧控丝、以丝控价的思路,使每亩桑园产茧量提高到120公斤,亩产值将提升50%

仪陇桑园普遍采用6215的栽种标准,即宽行6尺、窄行2尺、株距1.5尺,完全可以套种。“如果冬季套种蔬菜、土豆、豌豆、胡豆等作物,每亩可增加产值1000元,如果在春夏秋季林下养殖鸡鸭鹅等家禽,产值又可增加1000元。那么产值就翻番了。”周洲说。

众所周知,养蚕是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如何节约劳动成本,是提高养殖户收益的关键。2018年起,仪陇县就着力于蚕桑实用机械的研发,仪陇大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积极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专家合作,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

目前第三代养蚕实用机械研发成功,获多项国家专利,无论小蚕大蚕,均能通过机械设备代替人工操作。在800平方米的蚕房安装这样的设备,每批次养蚕量可提高60%,节约人工成本90%,每张纸可降低养殖成本400元。目前推广2.1万张,共节约成本840万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