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正受青睐
(2024-03-27 16:33:42)| 分类: 四川政治经济 |
肉牛养殖正受青睐
——来自四川省南江县的调查
李传君
肉牛养殖已成为四川省巴中市的重要产业,各县区都有宏伟的规划。南江县已将肉牛养殖纳入“2+1”优势大品种计划,实行牛羊并举,截止去年末,全县存栏肉牛10.8万头,出栏4.4万头。近两年来,南江县共培育肉牛养殖重点乡镇8个,落实重点项目12个。
南江县出台了《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并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积极支持各养殖业主进行基础配套建设,组建肉牛养殖专家队伍,全方位服务于产业发展。使得更多返乡创业者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身于肉牛养殖业,去年出栏10—100头的养殖户达633个。
肉牛养殖激活了整个产业园
八庙镇明阳村位于海拔950余米的山梁上,离县城30余公里。这里土地贫瘠,使得早年不少人外出务工。近年来,一些有家乡情怀的人纷纷返乡,力图改变家乡面貌。李明华就是这样的人,创业成功的他陆续投入2000余万元搞农业,其中明阳村就达1000余万元。
起初,李明华在明阳村搞的是纯粹的种植业,他流转了500多亩地,种植了桃子和李子。“这个园子我们搞了9年,基本没挣到钱。”李明华说,去年他们狠心做调整,从单纯的种植业改为种养循环加乡村旅游,腾退了约300亩的桃李,建起了养牛场,开起了农家乐。
去年9月,110余头能繁母牛进场,如今又添了30余头牛犊。“牛场的牛粪运进园子改善土壤,种植业也活了。”李明华说,种植业这块,一部分是玉米和牧草,一部分是配合农家乐的水果采摘,从本季的草莓,到接下来的樱桃、桑葚、桃子、李子、梨子等都有点。
以前荒无人烟的一个山梁,现在人气越来越旺。被命名“八庙镇幺店子”的农家乐,以前是废弃的村小,李明华租过来经打造,成了附近有品有味的休闲场所。车直接开到坝子上,打会儿篮球,喝会儿茶,看会儿风景,再去摘点草莓,中午吃点农家菜,别说多惬意了。
谈起前景,李明华信心满满。走上正规后,年出栏150头肉牛,每头有3000元左右的利润,肉牛一年就有45万元以上的利润,牧草和玉米可以满足本场40%的饲料需求,这将大大节约养牛成本。水果采摘搭配农家乐的乡村旅游,一年少说也有10多万元纯利润。
“下一步,我准备建一个饲料加工坊,将本地农民的秸秆收过来,一是进一步节省成本,二是让农民也能增加收入。”李明华说,这又得加大投入,仅去年改造种植园和建养牛场,就投入了370多万元,多亏农行给了他230余万元贷款,而且三年可享受无还本续贷。
村集体经济找到了增收渠道
沙河镇跟八庙镇一样,是2022年南江县培育的肉牛养殖重点镇,目前存栏肉牛2000余头,去年出栏2000余头,规模养殖场七八家,存栏1000余头。位于天桥村的肉牛养殖场算是规模较大的,存栏150余头,村集体经济组织占股超过80%,其余为村干部持股。
“经过四处考察发现,种植业风险大,其他养殖业也不稳定,我们最终选择肉牛养殖,一是市县都支持,二是相对其他门类,风险要小些。”村党支部书记苟仕东说,6名村干部筹集41万元,加上中央及省市扶持农村集体经济等项目资金,总共投入了320余万元。
村上专门抽出一个委员来经营牛场,利用村集体150余亩地种植玉米和牧草,能解决20%的饲料需求,其余还得靠外购。本地虽然秸秆丰富,但缺乏加工厂。苟仕东说,他们每次都是联合附近几个养牛场,一起去外省购买饲料,拉回来再分配,这样成本要低些。
牛场如今仅10余头能繁母牛,其余肉牛都是从吉林购买的牛犊。“如果全部实行自繁自养,成本会更低,但还得扩场。”苟仕东说,村上正在规划,准备再建一个存栏150头的场子,全部养能繁母牛,这样就可保证每年至少150头的出栏量,纯利润可达40多万元。
以前,天桥村集体经济收入仅靠20余台农机对外服务,一年不过五六万元,现在有了养牛场,再加一个青储饲料加工厂,村集体经济可达到镇上下达的每年50万元的目标。新的牛场建起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80—100万元,每年村民可分红二三十万元。
“建新牛场,又得投入几百万元。”苟仕东说,除了争取政策内项目资金支持外,最好的办法是向银行贷款。农行巴中分行正在有针对性地调研,将推出一款专门支持肉牛养殖的贷款产品。截至目前,农行南江县支行共支持420户肉牛养殖业主,贷款余额7457万元。
朝千牛村万牛镇的目标奋进
正直镇玉凤村则是另一种肉牛养殖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村党支部书记符敏介绍说,村上利用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万元,另自筹资金40余万元,建起了一座存栏150余头的肉牛养殖场,然后以每年不低于2万元的价格租赁给一家肉牛养殖公司。
“从租金来看,不高;我们主要考虑的是相互之间的深度合作。”符敏说,前些年村集体整治了400余亩撂荒地,除50亩水稻、30亩油菜外,还种植了100亩玉米和200余亩牧草,玉米和牧草卖给牛场,每年有18万余元的集体收益,加牛场租金每年20多万元。
目前,牛场共存栏100头能繁母牛,根据双方协议,牛场将带动全村村民发展肉牛,以后牛场给村民提供母牛,并负责所有技术培训和指导,牛场负责回购母牛所生牛犊,村民每出售一头牛犊,在不计算自身劳动投入及自产饲料的情况下,大约可赚4000—5000元。
牛场采用发酵床技术,牛在圈内散养,活动空间足,地面铺一层锯末、糠壳、少量沙土及发酵菌等组成的物质,牛的粪便不断混合发酵,平时无臭味,每半年清除一次,清除物可直接做有机肥,目前免费提供给村上搞种植。据悉,这种肥料对外卖可卖到380元/吨。
正直镇正在推行“龙头+村集体资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去年底,全镇肉牛存栏量已达4689头,年出栏6000余头。目前全镇肉牛养殖户共有462户,其中1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52户,50头以上的养殖场有16家,100头以上的规模场7家,牧草种植1500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