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边风景确实好

(2023-10-24 15:27:35)
分类: 四川政治经济

这边风景确实好

——四川省三台县拓宽村集体经济壮大渠道

李传君

截至今年8月,四川省三台县383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026.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0以上村346个,占比90.3%20以上村201个,占比52.5%

近年来,三台县以“聚集要素、深化改革、激活资源、提升效益”为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实现形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低风险、可持续的方式获得稳定收入,进而壮大集体经济。

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台县出台一系列文件,尤其出台了《三台县村级集体经济“消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对全县所有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展全覆盖蹲点调研,分析难点堵点,提出对策建议,推动任务高质量完成。去年底,全县已提前完成任务。

依托优势产业,在产业链延伸上做文章

麦冬是三台县的优势产业,麦冬产量长期居全国之首。不少乡镇以麦冬为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芦溪镇涪城村也是如此。全村1700余户,种植麦冬的就达1000余户。全村麦冬种植面积虽只有1000亩左右,但仅麦冬一项年产值就高达6000余万元。

“农民卖麦冬往往是从地里挖起来就卖,每亩可产活麦冬2400余斤,那些专门从事麦冬初加工的从地里收购,加工成干麦冬后再卖出去。”涪城村委会副主任郭光松说,活麦冬每斤可卖10元至20元,3斤活的加工成1斤干的,卖七八十元一斤,可赚三四十元。

村里专门从事麦冬初加工的就有七八家。可尽管如此,麦冬的淘洗、烘干、销售等仍然是个问题。于是,村集体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24万元,加上中国农业银行三台支行给予的100万元“强村贷”授信,首期10万元贷款资金已到位,建起了麦冬初加工生产线。

同时,村上还利用80万元来自中央和省委组织部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建起了一家占地60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5000吨的青储饲料加工厂,连同麦冬初加工生产线承包出去,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造13万元的租金收入,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万元。

麦冬产业既然有如此高的效益,村集体为何不直接经营?郭光松说,首先,村集体已无集体土地可耕种。其次,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本抽不出人手,因为涪城村是个合并村,面积大、人口多,需要服务的事项多。要进一步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渠道,还得另找突破口。

盘活闲置资产,在商贸服务中找突破口

同样是三台县麦冬主产区的老马镇回龙村,党总支书记唐奎说,全村麦冬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每亩产值均在5万元以上,但村集体经济却跟麦冬完全没有关系。该村成立了三台县福丰民商贸有限公司,村委委员敬菊专门分离出来负责公司运营,成为一大亮点。

回龙村是被撤并的里程场镇社区和临近的三个农村组构成的一个新的村,村两委办公阵地搬迁到原里程镇政府内。原镇政府临街5间商铺成了村集体经济壮大的资源。“两间跟电信合作,另外三间把后墙打了,延伸到院内,彩钢搭建起450平方米的超市。”唐奎说。

跟电信公司合作的两间,装修和人员培训均由电信公司负责,做一些安装、维修及新增业务,并代收燃气费等,每月的营业利润给村上分成。里面的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由村上的商贸公司负责,业务提成由电信支付。一年下来,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约4万元的收入。

超市建起后,成为整个场镇最大的超市。从年初营业至8月底,营业额已超过百万元,预计到年底可达到200万元。“根据零售业利润约10%15%来计算,一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0万元至30万元。”唐奎说,原里程镇政府办公楼还有200余平方米空余可盘活。

目前,回龙村正在考虑引进成都一家做无骨凤爪的企业,从国外进口鸡爪,加工成成品后再外销出去。村上准备利用组织部门给予的150余万元项目资金建一家加工厂,不仅可以解决村里七八十个劳动力就业,还可以通过与成都这家企业合作,每年获取固定分红。

拓展乡村旅游,在产业融合上坐地生财

立新镇高棚村产业很多,首先是蔬菜和水果。全村800多农户共种植小白菜等速生蔬菜2400余亩,300多农户种植柑橘1100余亩。尤其是蔬菜,合作社以“梯度栽种”的模式,一亩地一年可种植68茬,日均生产蔬菜45吨,年蔬菜销售收入高达6500万元。

依托如此大的蔬菜产业体量,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良好基础。首先,2200亩土地流转,村集体按每亩50元收取流转服务费,每年就有固定收入11万元。其次,村上建立的冻库租赁出去,每年租金4万元,利用专项扶持资金投入到蔬菜合作社,每年分红1.6万元。

因高棚村离绵阳城区仅25公里,离三台城区35公里,新村建设及各项基础建设在当地比较超前,近年来引进社会资本打造狂欢小镇,建设起大地飞歌田园综合体、我的王国狂欢谷、狂欢岛冒险水世界、乡村故事酒店等项目,为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

首先,村集体将土地整理新增的12亩土地,以及6.8亩闲置土地入股到大地飞歌田园综合体,每年可获得6万元分红。另将专项扶持资金40万元投资到乡村故事酒店,每年可分红2.4万元。另外,村上设置的40多个摊位,每年还可收取一定摊位租赁和管理费。

通过打农文旅产业融合牌,高棚村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大突破。2022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2.8万元。村民群众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全村共有4个经济组织,带动农户350余户,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140余人,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6万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