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2014-12-08 17:35:53)
标签:

南雄坪田镇

旅游

分类: 旅行游记

    冯屋村最好看的房屋,是这座古老的宗祠。老屋在金黄色的银杏承托之下,更显得古色古香。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这座老屋,显然是前朝的遗物。让人联想、怀旧和回味,让人有些许时光倒流之感。在乡村破碎的当下,能看到一所幸存的老房屋,是幸运的事。

    据说,来年要对这座宗祠进行维修。有钱了,肯投资了,懂得爱惜旧物了,可喜可贺。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山间的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漫山遍野的茶树茶花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不能脱俗,银杏时节,也来银杏一回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宗祠前的银杏秀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冯屋村银杏树下的宗祠

    去年的这个时候,看过帽子峰林场的银杏后,转战至此,却不得入内。入村的那条小车道塞死了,给堵在途中,被迫放弃。每年的银杏时节,尤其是周末周日,旅游的人数多得让人恐惧,交通与住食,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从坪田镇入该村,仅四、五公里的路段,其路面仅够一辆车通行,加上开车人稍不谦让,会车即意味着堵车。

    今年为圆梦而来。也为了找寻优美僻静的桃源之地,暂且躲避一下城市的喧嚣,治疗周身的城市病。

    初入冯屋村,满眼的杂乱无章、破败的房屋,一如别处,这也在意料之中。泥砖房屋,我知道,那是本朝初期建的,穷困山村,还能建筑什么好房屋呢;新一点的红砖屋,我也可以猜想到,那是后期建筑,乡民们外出打工挣得了一些钱,回来兴建的;唯有那座青砖的宗祠,是前朝遗物。

    东北坡的屋后,有一片很古老的银杏林,这是外来者找寻的地方。他们只对树有兴趣,对房屋没有兴趣。这些银杏,也是前朝存活下来的,它们见证了冯屋的兴衰。

    从山上下来一条沟渠,沟渠的两旁有许多塑料袋之类的垃圾,显然被污染了。乡民们没饮用该水,他们在喝着井水。

    问了一下,冯屋村约有百来户人家,九百多号人,大多跑到外面的城镇打工去了。随着银杏乡的大名远扬,旅游生意的红火,好些青壮年回流,办起旅游业,吃起旅游这碗饭了。接待我们的小冯,就是其中之一。他那一家子又准备盖房了,说,要盖有独立卫生间的房......

    有句古话:“穷山恶水出刁民”——用在这里,绝对不合适!恰恰相反,冯屋村的村民很淳朴,待人没有一点儿城里人的狡诈,这是最让人喜爱之处。

    这里吃的,有腊肉腊鸭,尤其的茶油,满山遍野的茶树茶花,芋头番薯等,这里的大米也很好,一年一造的大米。离去时我们购置了很多这些农产品回去。茶油50元一斤,城里头不容易购买到的。

    冯屋村的夜晚很静,除了狗吠声。一轮弯弯的钩月挂着西边;星星很大很明亮,布满了天空。它们消失在城里,已很久很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