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人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时候,他们的铁骑践踏大半个欧洲,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大变动,改变了欧洲历史,直接和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覆灭。他们曾是破坏者和野蛮人的代名词。
他们是曾经雄踞中国北方强大的匈奴。
匈牙利人在接受基督教以前,一直是欧洲最大的威胁。在接受基督教之后却成了保卫欧洲基督教世界的英雄。他们在13世纪蒙古人入侵到欧洲后,奋勇抵抗蒙古人,迫使蒙古人撤退,并收复了大量被蒙古金帐汗国占领的欧洲土地。
他们还曾抵抗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长达两百年之久。
匈牙利有“基督教之盾”的美誉。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多瑙河将布达佩斯一分为二,河西岸称为布达,东岸称为佩斯。热闹繁华的佩斯是行政商业和文化中心,国会大厦及政府机构大都集中在这里。多瑙河在首都市区有28公里长度,河身平均宽度300-400米。布达的皇宫,渔人堡,与对面佩斯的议会大厦遥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布达与佩斯最美丽的画面。布达佩斯人称东欧的巴黎和多瑙河上的明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珍贵的世界遗产之一,曾经被法国人评为世界上最安静的首都。
连接布达与佩斯的是九座气势雄伟、风格迥异的大桥。其中最著名最古老最壮美的是链子
桥,它成为布达佩斯的标志性建筑。


渔人堡景。








匈牙利哥们。
《匈奴——匈牙利演义》(简版)
汉朝武帝时,欲除北方之患,雪高祖平城被围之辱,倾国力,年年对匈奴征战,伤其元气。西汉末,匈奴分裂,呼韩邪单于归顺汉,郅支单于则退至中亚,被汉将陈汤诛之,至此,汉匈和解。
东汉初,匈奴不甚安分,再分裂,北匈奴遂与汉为敌。东汉朝建立之始,国力方兴未艾,未敢贸然动武。至明帝时,方发动对北匈奴之战,公元73年,汉军四路出击,败北匈奴,窦固、耿忠汉军追击至天山,夺取伊吾(今新疆哈密)。和帝时,公元89年,窦宪、耿秉败北匈奴,追击至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公元91年,汉军再出击,败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受汉与南匈奴合击,至此,北匈奴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远遁西迁。
北匈奴第一次西迁至伊犁河流域之乌孙国,立足于此,铁骑时常出没天山南北抢掠。公元119年,北匈奴攻陷伊吾(今新疆哈密),杀汉将索班。汉西域长史班勇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于公元124年、126年二次出击北匈奴。公元137年,汉将斐岑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汉将司马达败北匈奴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呼衍王率北匈奴撤出西域,二次西迁,至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最终在欧洲边缘阿兰人居住的土地上停留下来。
公元290年,北匈奴再度雄起,他们出现在伏尔加河与顿河之间的阿兰国(见《北史.西域传》和罗马帝国的《历史》),杀阿兰国国王,吞并阿兰国。
顿河以西,乃日耳曼东、西哥特人住地,再往西南方,即为罗马帝国。日耳曼人居森林,衣兽皮,食兽肉,住草棚,没文字,没礼仪,不洗浴,罗马人避之惟恐不及。
借阿兰国休整补给,北匈奴元气渐复,遂将目光投向顿河以西肥美草原。公元374年,巴兰姆伯尔大单于率匈奴军西渡顿河,东哥特人西逃,东哥特王自杀。匈奴追至西哥特人地德涅斯特河(流经今天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夜渡德涅斯特河上游,抄袭西哥特人后背,西哥特人败,遂西逃渡多瑙河,避难于罗马帝国。
匈奴占据南俄罗斯大草原。
日渐强盛,人马剧增。同时,储势扩张,继续与临国战争:渡多瑙河,合哥特人骚扰罗马帝国;公元384年进攻美索不达米亚,攻占了爱德沙城;396年,侵入萨珊波斯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日耳曼人王国相继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战争不断。
公元400年,匈奴乌尔丁单于西征,一举夺得整个多瑙河盆地,并一度攻入意大利。多瑙河流域各部族纷纷躲避匈奴人,撤退并抢占西罗马腹地。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陷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西罗马帝国遭受重创。
公元408年,乌尔丁进军东罗马帝国遇袭,乌尔丁大单于战死沙场。
以匈牙利平原为中心之匈奴帝国,于奥克塔尔大单于时建立,单于王庭建于布达佩斯附近,疆土不断扩张,为东、西罗马帝国最大威胁。
卢加继单于位,于公元422年和426年两次蹂躏东罗马帝国的色雷斯和马其顿,迫东罗马帝国向匈奴帝国年贡350磅黄金,并向匈奴帝国开放边境互市,确保边境的安宁。
434年,卢加单于死,其侄阿提拉和布列达共同继承王位,各掌管部分领土,并随即发动对东罗马帝国战争,迫东罗马年贡翻番。445年,布列达单于死,阿提拉成为匈奴帝国大单于,匈奴帝国迎来鼎盛时期。
阿提拉大单于掌权后,战火随即燃至北欧与东欧,盎格鲁撒克逊人躲避强悍的匈奴人,逃亡至英伦三岛,日耳曼和斯拉夫人多部族战败投降。
巩固了东方和北方,公元447年,阿提拉大单于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战败,匈奴骑兵深入达尼尔海峡及希腊的温泉关,威胁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求和,双方于448年签定和约,东罗马向匈奴支付赔款6000镑黄金,年贡由700磅黄金涨到2100磅黄金,国力耗尽。
至此,匈奴帝国的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盛极一时。
公元450年,阿提拉大单于完成对东、北、南的征服,剑指西罗马帝国。
阿提拉要求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为妻,并要求西罗马帝国一半的国土作嫁妆被拒,发动对西罗马战争。匈奴军号称50万,渡莱茵河,向西罗马的高卢(今法国)进攻,高卢北部被蹂躏,名城陷落,阿提拉兵锋直指重镇奥尔良。
匈奴克星阿契斯联合各蛮族:高卢和西班牙各地的日耳曼蛮族、不列颠的克尔特部落,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亲兵助战,阿契斯之西罗马联军50余万人,向匈奴人宣战。两位昔日朋友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阿提拉撤围北去,命令匈奴各部向香槟平原集结。阿契斯率领大军尾随而来,两军在马恩河畔的沙隆相遇,战场摆开:西罗马联军方,阿契斯率西罗马军团组成左翼,西哥特军队在右翼,中央是阿兰人和其他蛮族;匈奴军方,阿提拉率匈奴精骑居中,把东哥特人放在左翼,其他蛮族军队组成右翼。
公元451年9月20日,两军在沙隆大决战。在箭雨掩护下,匈奴精骑风驰电掣般冲击西罗马联军中央,蛮族中央战线抵挡不住,匈奴骑兵楔形深入,向左包抄西哥特军,匈奴联军两翼一同压上,一场大混战,日死16万人,西哥特国王特奥多里克战死,余部撤离战场,而匈奴也损失惨重,无力再战,退回莱茵河。
公元452年,休整后的匈奴帝国再次发动对西罗马战争,“上帝之鞭”阿提拉对西罗马惩罚。匈奴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利。意大利北部城市均被毁。匈奴人攻占重镇阿奎莱亚后,直捣帝国首都罗马城。西罗马皇帝派罗马教皇利奥一世与匈奴人议和。此时,匈奴军中突发瘟疫,而东罗马帝国之援军也快赶到,因此,阿提拉应允议和。匈奴人满载财物离去,留下意大利北部一片废墟。
公元453年夏天,阿提拉暴毙。匈奴人割头发,刺脸颊,悼国君。阿提拉墓地设河床下,屠奴毁迹。
诸子争单于位,内战骤起,匈奴帝国瓦解崩溃。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联军卷土重来,于匈牙利打败匈奴,匈奴人被迫退回南俄罗斯草原。461年,阿提拉一子欲重建匈奴帝国,发动对东哥特人战争,败。468年,又战,再败,战死沙场。此后匈奴人渐渐沉寂,直至被历史遗忘。
在东方亚洲中国,时值北魏中期,南匈奴和其各分支在中国建立的“汉——前赵”“北凉”“大夏”等均于公元460年相继覆灭。 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分别与当地各民族融合,一个彪悍的民族从此消失。天之骄子匈奴在世界退出历史舞台。
注:对匈奴在欧洲的这段历史很感兴趣,故收集资料若干,作以上整编。
【欧洲歌唱之旅】
布拉迪斯拉法的裸露者
【欧洲歌唱之旅】 金色的布拉格
【欧洲歌唱之旅】 柏林墙
【欧洲歌唱之旅】 德累斯顿的小天使
【欧洲歌唱之旅】 奔赴维也纳
【欧洲歌唱之旅】
格拉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