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母亲的忌日

(2008-04-25 11:49:14)
标签:

情感

杂谈

分类: 岁月回声

    写在母亲的忌日

 

     

    清明过后不久,又到了母亲的忌日。

    清明扫墓,路过母亲就医的那所医院,回想起我们儿女几个在那儿服侍她的日子,那段让我们心力交瘁、刻骨铭心的日子,仿佛就像是在昨天。那些日子里,我们使尽了全力,做了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巴望奇迹能够发生在母亲身上。然而,奇迹终究没有出现。

    还记得医院不远处的那家餐馆旧址,有一回,我独自在那儿享用了一盘红烧鱼头和一瓶啤酒后,回到母亲身边,母亲很羡慕我,说我能吃。因为,她已经没有能力吃下任何食物了。

    时过境迁,那间医院还在,而餐馆却已拆迁,留给我们的是清晰的记忆。

 

    蓦然回首,母亲走了整整十八个年头。年年清明,我们都带着孩子过来给母亲扫墓,让孩子拜祭和记取他们的祖母。孩子当中,只有外孙儿和外孙女见过他们的外婆,而孙儿和孙女则是在他们的奶奶走后,才来到这个世上的,孙儿自然不认识他的奶奶。昔日清明节,他大概对墓地的炮竹声还有点印象,当时猛烈的爆破声将他吓得泪水、鼻涕直流,其余的想必他不会记得。

    我们拜祭母亲的同时,也祈求她老人家在天之灵,保佑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就如同她在世时,祈求她赐给我们母爱一样。

 

    今年清明节,做老大的仍旧告假缺席。大姐夫在祷告时,替我们请求母亲大人不要太偏心大儿子,给下面的弟妹多一些保佑。这让我们会心一笑,同时也多了几分感慨,牵引出心中的一些话题。

    在我们几个当中,老大是最幸运的一个。他从小到大,一直留在母亲身边,得“母”独厚,“霸占”和“抢走”了本应与我们共享的母爱。

    或许是第一胎的缘故,老大是个鬼机灵,且长得俊,母亲对他的喜爱常常溢于言表。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对人点评我们兄弟俩,说老大如何如何能干,砍柴、担水等重活都是他一人干的(事实上我也分担了其中很大一部分),说小的如何如何娇气,“打了别人还自己哭”,没顾及我的存在和感受。在众人的笑声中,我幼小的自尊心受到重创,羞愧难当,巴不得找个缝钻进地下去。

    从小渴望母爱,却感觉得到太少,又时常误解母亲不爱我,而躲在无人处痛哭......

    二姐似乎更有抱怨的理由。在我们的学龄阶段,我和大姐从乡下回来父亲身边,而二姐还滞留在乡下。当时父、母亲因工作关系,分居两地,好多年后,父、母亲重归一处时,才将二姐接回来。为此,二姐颇有怨言。

    母亲在世时,母爱,对于我们来说尤其珍贵,而她离去后,我们则彻底失去了。

    或许,也正因为此,我们总是将我们的爱,尽可能多地给我们的子女,希望他们比我们得到更多,将我们缺少的,在他们身上得到补偿。

 

    母亲是个大美人,从她年轻时的照片看,更是如此。母亲又是个才女,写得一手好字和好文章。她没读完初中,当解放战争的浪潮席卷而来之时,她早早觉醒,瞒着家人,偷偷跑了出来投身革命,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对于一个才貌双全的人,老天往往会嫉妒,母亲未能跨过六十大关,可谓红颜命薄,应验了这句古语。

    是啊,她走的太早了!在贫困和迁徙的动荡中度过一生,将我们抚养成人之后,正当我们成家立业之时,也正是她享福之日,她却匆匆地走了,老天真的有所不公!

    安息吧,母亲!

 

 

    写在母亲的忌日

    母亲的迁葬仪式,老大生意繁忙,小的代劳

 

    写在母亲的忌日

 

    写在母亲的忌日

 

    写在母亲的忌日

    金台寺的超度仪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