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那年的春节福建自驾之旅!
鼓浪屿是个非常艺术和浪漫的地方。记得二十几年前,岛上到处是悠扬的钢琴声,而此时的街头上,却到处是卖唱的艺人。他们衣着光鲜,且歌唱得很好,一点都不像是那些穷困潦倒的流浪艺人,倒像是职业歌手,晚上演出,白天出来挣外快。不远处传来“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的歌声,一位年轻的歌手充满激情地演唱着迪克牛仔的这首歌,另一处,则是一位中年歌手,在同伴手风琴的伴奏下,冲着客路的鬼佬高唱着“我的太阳”......
岛上的建筑很有特色,据说,很久以前,鼓浪屿给一位归国华侨买了下来,岛上的建筑全依照他的意思兴建,即一层为西式建筑风格,二层以上为中式建筑风格,意为咱们中国人要骑在鬼佬的头上。在岛上,看到了天主教堂。
鼓浪屿是个安静的地方,那儿充满着温馨和浪漫。
鼓浪屿的教堂
“啊,我的太阳!”
鼓浪屿留影
客家围楼是一个建筑奇观。据说,当初国外的间谍卫星拍下这些图片时,吃了一惊,认为这些围楼是咱们的军事基地和秘密武器。
曾经在饭桌上听一位朋友讲述他对客家文化的研究,很有独到之处。也曾在一些书中读到,客家人是拥有纯正中原血统的中国人,因躲避战乱,迁徙到了南部广东山区,又因为要防贼、防盗、防土匪,而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客家围楼,并完好地保留了他们的家园和语言。今天,全世界散居着许许多多客家人,他们像犹太人一样,仍然顽强地保留着他们的文化和传统。
雄伟的客家围楼
客家阿婆
猎奇的旅游人马
古老的水车
大榕树是孩子们的乐园
崇武古城是福建惠安女的所在地之一。之所以取名崇武,是因为那儿的人们自古崇尚习武。古城不大,甚至可以说很小,城内的房屋显得拥挤,过剩的人口纷纷溢出了城外居住。令城内显得安静了很多。适逢年关,人们都在忙着购置年货,街上随处可见到惠安女挑担的身影,她们忙着入庙内求神拜佛,烧香放鞭炮,实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岂能错过,举起相机就拍。然而惠安女们似乎很害臊,她们习惯性地遮挡着脸,总是躲避着我们的镜头。由于在庙内闪光拍摄,干扰了她们,我们给管理的妇人骂出门外,灰溜溜的。
惠安女的衣着奇特,令人深感好奇。在极度开放的今时今日,男人们早已跟上了潮流,而惠安女们还是那个老样子,好像是咱们汉族中的异类,又好像是来自外星球的人类。在时下为保留而保留的许多传统中,比如,在贵州黔东南的苗寨,那些苗族人的传统服饰和发型,感觉多少还有点为商业而保留的味儿,而惠安女的传统服饰则完全是出于自发,完全是自然的保留,没有做作,没有人强迫她们作刻意的保留。在广大的汉族文化的汪洋大海中,他们显得是那么独立和奇特。
都说惠安女是汉族,我怎么看都不像,她们更像是来自中东的阿拉伯穆斯林。在过去,郑和下西洋的年代,海上丝绸之路频繁,也由此带动了福建沿海一带造船业的兴旺,也进一步促使了民族的迁徙,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本来,中原的民族也是由西方文化不断的涌入而形成融合的。
惠安女的的确确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羞涩的惠安女
然而,也有大方的惠安女,乐意与游人合影。
祈福
放鞭炮的瞬间
崇武古城内外
崇武日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