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谨献给曾经在那儿生活或工作的人们。
在矿窑频频出事的今天,很多人肯定为当初逃离那个地方、为逃出生天而感到庆幸。然而,那儿毕竟是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不管是爱也好,恨也好,今天的人们,多少还会被过去的梦絮缠绕。
当初的矿窑,可不同于现在,一纸招工,招来些kieliefie。那时的人们,可都是些下放来的“臭老九”,有头有脸的“失势”人,还有觉悟特高者,怀抱着“建设祖国美好家园”的理想,自愿来到这艰苦的地方。当初的矿窑,可是藏龙卧虎之地。当然,也是是非之地。

还记得这个景致吗?左侧的是职工宿舍楼,中间的为办公楼,右侧的是食堂,再往右,是浴室。
职工宿舍是较热闹的休闲娱乐场所,有一阵子,我常到那儿与人们玩象棋,并在那儿过夜。有一回,早晨一起床,便拉起二胡娱乐,被误认为是谁打开了收音机。
每天,我要提着保温瓶到食堂去打开水,就像是做每日的功课一样。有时,我还得拿着饭盒,到饭堂去打一、两毛钱肉,那年头,吃肉可不是件易事。有时我不愿去,父亲则“哀求”着,最后给逼急了,喊道:“买它一块钱。”要知道,一块钱可是个大数目啊。
浴室,是我每天要去的地方,也是男人们、女人们每天必进的地方。那儿有足够的能源供应热水。浴室生活印象最深的,是那儿的歌声。“肥佬王”每每打开龙头,洪亮的歌声随即从他的大肚子里蹦出,伴随着热腾腾的蒸汽在飞扬,真的是美妙之极,令浴室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还记得这是谁的家吗?

这里曾经是放电影的地方。

曾经的家。

山包上长满了荒草,原有的校舍已不见踪影。

那个年代,人们一无所有,尤其是缺少“爱”!
父辈们从斗争中走过来,而少年时期的我们,课堂上听到最多的词或许就是“斗争”,忘记了是否还有“友爱”这个词的存在,至于“爱情”,那更是洪水猛兽。心灵的伤害、人性的扭曲,是那个年代的特征。
在那个山包上短暂的两年,是那么漫长!

如今,兴极一时的矿区早已下马,人们劳燕分飞,各寻出路,一片凄凉的景象。故地重游,重温旧梦,寻觅曾经的足迹,的确感慨万千。
往昔的岁月已成了过眼云烟,随那残败的旧址,一同进入了历史。唯有那油菜花开依然灿烂,一如往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