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的喀什,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重镇,一个遥远的地方!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它既陌生,又充满魅力。满大街的“异族”人,不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语言。走在他们中间,像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国度。
不过,说实话,我真喜欢他们!喜欢他们高挑的身材和有菱有角的面孔,更喜欢他们开朗的性格。与这些不一样的人交流沟通,会获得极大的快感,且那么有趣,倘若他们能说点汉语的话。你会感受到他们内心世界最友善的一面。
大巴扎,就是一个了解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与他们沟通交流最好的场所之一。
巴扎,维吾尔语,集市之意。喀什大巴扎是新疆最大的农贸市场,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品集散地。如今这里更是热闹非凡,每逢星期日赶巴扎这一天,郊区的各条道路上,车水马龙,人流滚滚。各种土特产品、手工艺品、日用百货、瓜果蔬菜以及生产资料、大小牲畜,应有尽有,郊区的农民一大早就骑着毛驴、赶着马车进城,到处是欢歌笑语,一派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
有朋友说这张相片很丑,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很美。丑,也是一种美。
他在配合着我,让我拍照。
新疆人从不介意、从不害怕让人拍照。这种开朗的天性,与西藏人相比形成极大的反差。
大巴扎里,有许多鬼佬也像我一样,享受着游走的乐趣。他们问我:“Are you from Japan?”
他们抓拍时,则显得有些“害羞”,偷偷摸摸,且匆匆忙忙的。显然,他们并不了解新疆人。
妇女们的交易。
我曾在西宁一家清真寺里,与一位热情、有趣的穆斯林小伙聊天,我曾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不许妇女这样,不许妇女那样,不公平吧!
他这样解释:之所以不让她们上清真寺朝拜,原因之一,是因为她们“好群聚,说长道短,搬弄是非。”
我不知道他这话,会得罪多少妇女同志们。
在喀什打出租,我总会选择维族人的车,想与他们聊天,喜欢与他们接触。维族出租车司机大多能说上几句汉语。我总会问这个问题:“你们跟本地汉人的关系好吗?”他们多半会笑笑,并摇摇头说:“维族人上维族人的车,汉族人上汉族人的车。”
有时,我也会问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他们的“处女情结”,他们则会告诉我一些有趣而尴尬的事例:乡下有人在新婚夜没见红,会污辱性地将女方家送来的馕,中间的部分掏空,送回娘家去。
这是一张秀美,且很“酷”的脸。感觉她需要帮助,却又不知如何帮助她。
维吾尔族姑娘艾米拉姑丽。
她的眼中含带着亲切的笑意,吸引我停下脚步。
“那是你的孩子吗?”我指着在她身边玩耍的小孩,随便问道。
她感到愕然,解释说,是别人托她临时看管的。“我还是一个姑娘!”并特别强调她的这个身份。
她的汉语说得有些困难,但还能准确地表达她的意思。她告诉说,她已上完了高中,汉语是在学校学的,且今年十九了。
我问她,这个年龄,是不是该结婚啦?她说的确是。她很多同龄的朋友都已结婚。
我又问,想不想结婚?她说,想,也不想。似乎很矛盾。
我试探地说,是不是你们维吾尔族的男人大男子主义严重哦?她连说:是,是。表示深有同感。
末了,我要给她拍照,她显得有些紧张,似乎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待她稳定好了心情,准备好了表情,才让我按下快门。这样反倒没有拍好,没拍到她最美的瞬间。
衷心地祝福你,美丽的姑娘!
新疆之旅(1):美丽的帕米尔高原(上篇)
新疆之旅(2):美丽的帕米尔高原(下篇)
新疆之旅(4):匆匆喀纳斯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