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一个纯苗族村寨,蚩尤的后裔,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北约5公里,离文明很近,但至今还保留有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
走进岜沙,有如置身于古远的原始部落,时间隧道瞬间将人们拉回到数百年前。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悠久的历史沉淀,原始神秘的民俗,淳厚朴实的民风和绚丽的民间文化。
岜沙汉。男人们梳着小辫,头挽发髻,腰间别着砍刀,肩头挎着猎枪,颇有明清武士风貌。

这山里虽早已没有走兽飞禽可打,但男人出门时仍喜欢带着猎枪,枪已成了他们的随身饰物。这里是“世界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岜沙妹。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折短裙,扎绑腿。领口、袖口、下摆和绑腿都是姑娘们自己绣制的彩锦,项上常戴着粗大的银环。

这样的装束,即显示出女子亭亭玉立的身资,又十分便于她们登山和劳作。

岜沙的儿子。

小岜沙汉。

小岜沙妹子。

剃发仪式。

头发给剃成这样,还笑!

纺织。村民们穿着这种土法染制,深蓝紫色且泛着光的民族服装。

祭树。在岜沙,方圆几公里的地方看不见坟冢,小孩生下来就种上一棵树,待死后将树砍掉,埋在树下,然后又种上一棵树。这样,生命得以延续。

赶集的步伐整齐、豪迈。

村口,欢迎仪式在进行。

欢迎的礼枪在鸣响。

敬酒,舞蹈表演在进行。

激情奔放的舞姿。

“妹子也疯狂”。

“抢新娘”

这边厢,老外看得入迷。

那边厢,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且乐开了怀。

数百年过去了,昔日风俗依旧,仿佛历史已在此处停留。岜沙有吃新节、芦笙节、映山红节、鬼节等节日,有斗牛、吃相思、荡秋千、跳芦笙、集体围猎、成年剃发仪式等风俗,有奇特的竹编饭盒、精美的手工钢制针盒、刺绣猎袋、牛角火药筒等民间工艺品。芦笙节规模盛大,人山人海,芦笙对赛时,姑娘盛装助威,小伙吹起芦笙粗犷、奔放、尽显古朴本色。
快来吧,美丽的岜沙在等待着你们,我的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