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品尝”作文
看课——翁练执教《观察与表达》作文辅导教学
一直以来,写作文是让很多孩子都感到头痛的事;辅导学生写作文,也是令很多老师头痛的事。但听了翁练老师执教的《观察与表达(写一种水果)》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品尝水果,也“品尝”了作文,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片段一
(多媒体教室里,四十二名四年级的学生,几十位来自各乡村小学的教师们。大屏幕上已出现了这节课的课题,黑板上,有漂亮的一行板书:观察与表达)
师:孩子们好,老师有幸到兴隆中心小学给孩子上课,老师真高兴,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声音透着兴奋,因为,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课)
师:那孩子们知道我从哪所学校来的,我又叫什么名字呢?(老师卖了一个关子,这样能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理)
(我看到几个孩子在摇头,还有几个不解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师:谁知道?(老师微笑着,环顾四周,很有亲和力)好,后边的女孩儿,你说说吧。
生:老师,您是地球人。(大家都笑了。)
师:对,我是地球人,我们大家都是地球人。那我姓什么,我来自什么地方(老师微笑着,用眼睛与孩子们交流)
(孩子们猜不出问题时,老师的微笑是最好的鼓励)
师:好的,你说。
生:老师,您来自奉师附小,您叫翁练老师。
师:我叫翁练,不叫翁练老师。
(这一句不经意的话,让我们懂得课堂的民主。曾看过一位教育专家的文章,文章里说,上课时,不要将“老师”一词冠在每句的前面,比方说“老师认为怎么样”,而要说“我认为怎么样”,这样会让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告诉老师吗?
(翁老师早已把这个设置放到大屏幕上了,是在观察孩子们是不是善于观察)
生:老师,我在大屏幕上看到的。
师:孩子们,你们说她说对了吗?
(这时,很多孩子才看大屏幕。我校的孩子们有少有这样的机会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今天有些激动,也可能还有些惊慌,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所以都没有在意教室前大屏幕上的背景和字啊!)
师:她说对了,那我们怎么表示啊?
(随着翁老师的话音,教室里响起掌声)
师:下面,孩子们休息一下吧。
(翁老师双臂向前抬起合拢做了一个伏案休息的姿势,孩子们开始休息。我想,一定是出现状况了。很多时候,在公开课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儿)
(教室里静静悄悄的,师生们都在休息)
(的确是出现状况了,翁老师在与几个老师说着什么。原来是没有给孩子们发作文本。四分钟过后,才有老师拿来了一摞作文本,翁老师在一位老师和一名学生的帮助下发完了作文本才开始上课)
片段二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谁呀?
(大屏幕出现了憨态可掬的猪八戒)
生:猪八戒。
师:他原本是天上当神仙,可来到人世间后,他吃到人间的果子,就再也不想回天宫了。再看谁来了?
生:大师兄孙悟空来了。
师:大师兄来做什么呢?是想让猪八戒回到天宫去的。可这呆子不肯,他说人间的果子比天宫的果子更好吃。大师兄问他都什么好吃,怎么个好吃法。猪八戒却说不出来。大师兄说如果他说不出来,那么一定要将他带回天宫。猪八戒却不愿意。孙悟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猪八戒介绍一种果子,如果能让他也流下口水来,那么猪八戒就可以不回天宫了。??
(孩子们边看大屏幕上的两个活灵活现的神仙,边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了。孩子们都喜欢故事,用故事导入新课,一定会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师:这下猪八戒可犯难了啊!他不知道从何处下笔怎么写啊?你们能帮帮他吗?
(翁老师停下来,微笑着审视着孩子们)
师: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不知从何处下笔写呀?谁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觉得不好写呀?
(孩子们开始交头接耳。写作文,一直都是让孩子们头痛的事。指导写作文,也是令我头痛事儿,所以,这节对于我来说是“雪中送炭”)
生:老师,我心里想得很好,可是一动笔就不会写了。
生:老师,我也是这样,心里想得可好了,但一拿起笔就不知道怎么写了。
(孩子将他们写不出作文的烦恼事很都说给老师了。这是在习作中碰到的最普遍的问题。上口语交际课时,很多孩子都有说不完的话,但一落到纸上时,话少了,条理也不清晰了)
片段三
师:我有一个办法呀,那就是要多学一学(板书“学一学,真情积累”)。怎么学呢?下面就看看几个写水果的片段吧。
师:孩子们,从片段中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提示、启发孩子们文中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教给孩子们不管写什么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行文)
师:孩子们,猪八戒来到了我们奉节,那么就让他写一写桔子吧,向他的大师兄介绍一下这人间的仙果。
(翁老师发给每一个小组一个桔子)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给每一个小组一个桔子,我们先观察桔子的外形外表,之后将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要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哟。留两行再开始写哟。
(孩子们开始观察、讨论、动笔写)
(翁老师巡视指导,提示孩子们将观察到的用文字真实地写出来,不必过细地推敲文字)
师:不错,大家都写完了。谁愿意到前边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呀?
(很多孩子们举起手)
师:多好啊,还用了比喻,将桔子皮上的小孔儿比成我们的毛孔,还将桔子蒂比喻成小花儿……
(展示习作时,翁老师重复了一遍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文字,我个人认为可以不重复,而是多提一下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可以节省时间)
师:孩子们,这样看一看(板书“看一看,真情体验”),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这就是作文啊。这样还怕没得好写的吗?这样还担心不会写吗?你们都办到了,都写得不错。你们给猪八戒帮了大忙了啊!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一定是在期待老师给下一个任务。就连我都在期待着)
师:孩子们,下面,请组长将桔子慢慢地剥开成两瓣儿。孩子们一定要认真观察、细心体验,之后将你的感受写下来。也要空几行哟!
(孩子们开始剥桔子。孩子们小心地剥着,仔细地看着,认真地体验着)
(老师巡视,提示孩子们将看到的、体验到、想到的写下来,且提示动作要快。我想,这一定是提醒孩子们将自己的第一感受在第一时间内写出来,这样,可以提升孩子们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师:不错,很多孩子都写完了。
(展示习作,点评。)
师:下面,小组长,将桔子瓣儿分给你的组员,大家一起品尝。将你品尝到的味道写出来。
(孩子们开始品尝桔子,孩子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咬着桔子瓣儿,他们的表情让人感到孩子们的投入。桔子,已不是什么稀奇的水果,但,像今天这样品尝,一定是第一次。我想,他们的感受也一定会不同的)
师:谁愿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呀……
(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告诉大家,翁老师已经把他们带到了“习作天地”里去了)
师:看看吧,现在我们不是没话写了,而是时间太短了,表达不完自己所思所想了。怎么样,这下,我们都能帮助猪八戒了吧?孩子们,这样写一写(板书“写一写,真情表达”),你们还愁写不好作文吗?(教室里响起孩子们洪亮的“不愁”声,同时也响起了掌声)
(是啊,每一节习作课都能这样上,还担心孩子们写不出好作文来吗?)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观察了桔子,品尝了桔子,也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篇习作就这样有了形了呀。最后呀,我们来给这些文字加一个题目,每一部分之间再加上过度句,写一个结尾告诉孙悟空人间的这种水果真是美味极了,最后再将这些文字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读给小伙伴们听听,让他们提出意见,看看哪些地方还要改一改,之后改一改,那么一篇优秀的习作就完成了呀(板书“改一改,真情修改,真诚评价”)、(教室里再一次响起掌声!)
师:孩子们,我们帮助了猪八戒向大师兄介绍了能让他喜欢的水果,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如何观察和将观察到的表达出来的方法,还愁作文时没什么写的吗?
生:不愁了!
师:能给孩子们上课,我很高兴!希望还有机会与兴隆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学习。
一堂习作课结束了孩子们品尝了翁老师带来的水果,孩子们也“品尝”到了作文,孩子们学到了观察与表达的方法。我学到了如何上好习作课的方法!用这样的方法去辅导孩子们写作文,还愁孩子们的作文写不好吗?(2013年5月13日整理)
(多媒体教室里,四十二名四年级的学生,一百多位来自各乡村小学的教师们)
(大屏上展现了这节课的课题,黑板上,漂亮的板书:观察与表达)
师:孩子们好,老师有幸到兴隆中心小学给孩子上课,老师真高兴,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声音透着兴奋,因为,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课)
师:那孩子们知道我从哪所学校来的,我又叫什么名字呢?
(老师卖了一个关子,这样能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理)
(我看到几个孩子在摇头,还有几个不解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师:谁知道呢?
(老师微笑着,环顾四周,很有亲和力)好,后边的女孩儿,你说说吧。
生:老师,您是地球人!
(大家都笑了。)
师:对,我是地球人,我们大家都是地球人。那我姓什么呀,我来自什么地方呀?
(老师微笑着,在用眼睛与孩子们交流)(当孩子们猜不出问题时,老师的微笑是最好的鼓励)
师:好的,你说。
生:老师,您来自奉师附小,您叫翁练老师。
师:我叫翁练,不叫翁练老师。
(这一句不经意的话,让我们懂得课堂的民主。曾看过一位教育专家的文章,文章里说,上课时,不要将“老师”一词冠在每句的前面,比方说“老师认为怎么样”,而要说“我认为怎么样”,这样会让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告诉老师吗?
(翁老师早已把这个设置放到大屏幕上了,是在观察孩子们是不是善于观察)
生:老师,我在大屏幕上看到的。
师:孩子们,你们说她说对了吗?
(这时,很多孩子才看大屏幕。或许是孩子们有些激动,也可能还有些慌,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所以都没有在意教室前大屏幕上的背景和字啊!)
师:她说对了,那我们怎么表示啊?
(随着翁老师的话音,教室里响起掌声)
师:下面,孩子们休息一下吧。
(翁老师双臂向前抬起合拢做了一个伏案休息的姿势,孩子们开始休息。)
(我想,一定是出现状况了。很多时候,在公开课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儿)
(教室里静静悄悄的,师生们都在休息)
(的确是出现状况了,翁老师在与几个老师说着什么。原来是没有给孩子们发作文本。四分钟过后,才有老师拿来了一摞作文本,翁老师在一位老师和一名学生的帮助下发完了作文本才开始上课)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谁呀?
(大屏幕出现了憨态可掬的猪八戒)
生:猪八戒。
师:他原本是天上当神仙,可来到人世间后,他吃到人间的果子,就再也不想回天宫了。再看谁来了?
生:大师兄孙悟空来了。
师:大师兄来做什么呢?是想让猪八戒回到天宫去的,可这呆子不肯,他说人间的果子比天宫的果子更好吃。大师兄问他都什么好吃,怎么个好吃法。猪八戒却说不出来,就一定要将他带回天宫。猪八戒却不愿意。孙悟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猪八戒介绍一种果子,如果能让他也流下口水来,那么猪八戒就可以不回天宫了。
(孩子们边看大屏幕上的两个活灵活现的神仙,边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了)(孩子们都喜欢故事,用故事导入新课,一定会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师:这下猪八戒可犯难了啊!他不知道从何处下笔怎么写啊?你们能帮帮他吗?
(翁老师停下来,微笑着审视着孩子们)
师: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不知从何处下笔写呀?谁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觉得不好写呀?
(孩子们开始交头接耳。写作文,一直都是让孩子们头痛的事。指导写作文,也是令我头痛事儿,所以,这节对于我来说是“雪中送炭”)
生:老师,我心里很得很好,可是一动笔就不会写了。
生:老师,我也是这样,心里想得可好了,但一拿起笔就不知道怎么写了。
(孩子将他们写不出作文的烦恼事很都说给老师了)
师:老师有一个办法呀,那就是要多学一学(板书“学一学,真情积累”)。怎么学呢?下面就看看几个写水果的片段吧。
师:孩子们,从片段中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提示、启发孩子们文中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教给孩子们不管写什么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行文)
师:孩子们,猪八戒来到了我们奉节,那么就让他写一写桔子吧,向他的大师兄介绍一下这人间的仙果。
(给每一个小给一个桔子)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给每一个小组一个桔子,我们先观察桔子的外形外表,之后将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要注意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哟。留两行再开始写哟。
(孩子们开始观察、讨论、动笔写)
(翁老师巡视指导,提示孩子们将观察到的用文字真实地写出来,不必过细地推敲文字)
师:不错,大家都写完了。谁愿意到前边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呀!
(很多孩子们举起手)
师:多好啊,还用了比喻,将桔子皮上的小孔儿比成我们的毛孔,还将桔子蒂比喻成小花儿……
(展示习作时,翁老师重复了一遍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文字,我个人认为可以不重复,而是多提一下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可以节省时间)
师:孩子们,这样看一看(板书“看一看,真情体验”),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这就是作文呀。这样还怕没得好写的吗?这样还担心不会写吗?你们都办到了,都写得不错。你们帮猪八戒大忙了呀!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一定是在期待老师给下一个任务。就连我都在期待着)
师:孩子们,下面,请组长将桔子慢慢地剥开成两瓣儿。孩子们一定要认真观察、细心体验,之后将你的感受写下来。也要空几行哟!
(孩子们开始剥桔子。孩子们小心地剥着,仔细地看着,认真地体验着)
(老师巡视,提示孩子们将看到的、体验到、想到的写下来,且提示动作要快。我想,这一定是提醒孩子们将自己的第一感受在第一时间内写出来,这样,可以提升孩子们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师:不错,很多孩子都写完了。
(展示习作,点评。)
师:下面,小组长,将桔子瓣儿分给你的组员,大家一起品尝。将你品尝到的味道写出来。
(孩子们开始品尝桔子,孩子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咬着桔子瓣儿,他们的表情让人感到孩子们的投入。桔子,已不是什么稀奇的水果,但,像今天这样品尝,一定是第一次。我想,他们的感受也一定会不同的)
师:谁愿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呀……
(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告诉大家,翁老师已经把他们带到了“习作天地”里去了)
师:看看吧,现在我们不是没话写了,而是时间太短了,表达不完自己所思所想了。怎么样,这下,我们都能帮助猪八戒了吧?孩子们,这样写一写(板书“写一写,真情表达”),你们还愁写不好作文吗?
(教室里响起孩子们洪亮的“不愁”声,同时也响起了掌声。”
(是啊,每一节习作课都能这样上,还担心孩子们写不出好作文来吗?)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观察了桔子,品尝了桔子,也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篇习作就这样有了型了呀。最后呀,我们来给这些文字加一个题目,每一部分之间再加上过度句,写一个结尾告诉孙悟空人间的这种水果真是美味极了,最后再将这些文字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读给小伙伴们听听,让他们提出意思,看看哪些地方还要改一改,之后改一改,那么一篇优秀的习作就完成了呀(板书“改一改,真情修改,真诚评价”)。
(教室里再一次响起掌声!)
师:孩子们,我们帮助了猪八戒向大师兄介绍的能让他喜欢的水果,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如何观察与将观察到的表达出来的方法,还愁作文时没什么写的吗?
生:不愁了!
师:能给孩子们上课,我很高兴!希望还有机会与兴隆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学习。
(一堂习作课结束了。孩子们学到了观察与表达的方法,我学到了如何上好习作课的方法!)(初稿)2010.04.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