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演员阮玲玉自杀背后

标签:
阮玲玉上海唐季珊张达民《国风》人在旅途文化 |
电影演员阮玲玉自杀背后
http://www.sznews.com/culture/images/attachement/jpg/site3/20101208/00142246e9800e69118619.jpg
阮玲玉《神女》中剧照
俗语说,屋漏偏逢连阴雨,帆破又遇打头风。这个时候阮玲玉的个人生活又起波澜,张达民在外游荡归来,得知自己的女人被别人夺了去,心中自然不高兴,这不是给自己戴绿帽子吗?他本就是一个泼皮,立即找律师状告唐季珊侵吞自己的财物,霸占自己妻子,要求他把阮玲玉还给自己,并且赔偿高额的精神损失费。谁料唐季珊也不是省油的灯,接信后,以张达民所指各节均非事实,延聘律师向法院控告张达民捏造事实、颠倒黑白、妨害名誉。张达民看到唐季珊态度强硬、仗势欺人,不甘赔了夫人又受气,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反控唐季珊骗拐妻女、妨害家庭。
他们这场争夺阮玲玉的官司你来我往,在法院一审再审,缠讼数月之久,而上海专以报道内幕桃色新闻吸引读者的报刊,多达十数家,这些报刊抓住机会,夸大渲染,长篇专册地报道。自此,世家子张达民与富有成就的茶叶商争夺艳星阮玲玉的绯闻,经上海数十家大小报刊的披露,轰动整个上海滩,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桃色官司。
两个男人为了阮玲玉轰动上海滩,都争着说自己对阮玲玉好,是阮玲玉的男人。然而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分析一下便知,他们其实都把阮玲玉当成了自己的玩物,他们的官司更多的是意气之争,是为了钱财,而不是为阮玲玉着想。我们知道阮玲玉是非常爱惜自己名声的一个人。他们不顾阮玲玉的感受就把此事搞得沸沸扬扬,这哪是爱阮玲玉的表现。张达民状告唐季珊争夺自己的妻子,妨害别人正常的婚姻生活。那么张达民自己是否给阮玲玉合法妻子的地位?又是否妥善照顾她的生活?那个控告张达民妨害名誉的唐季珊,又是否给阮玲玉婚姻的保障?又是否尊重她的人格?事实上,张达民把阮玲玉当成自己的钱袋银行和出气筒,而且他和唐季珊都把阮玲玉当做社交上的玩伴及枕席间的玩物。妨害家庭又从哪里说起?而名誉遭到妨害的是阮玲玉,真正妨害名誉的被告应是张达民和唐季珊。
但那些小报记者没有这么善良,他们把法庭上不过十多句问答添油加醋地写出了长篇大论的报道。内容是大谈阮玲玉与张达民和唐季珊如何如何。在此后数日内,此类真假相杂、绘声绘色地以“私生活”、“秘闻”等为题,充塞着“诱奸”、“通奸”等字眼的所谓报道连篇累牍地出现在各报,尤其是一些黄色小报上,极为放肆地对阮玲玉进行诬蔑、攻击和谩骂,那些被《新女性》一片戳到了痛处的记者们果然大显身手了。面对着“一犬吠声,百犬吠影”的汹汹之势,一个弱女子又如何应付呢?经过报纸的推波助澜,电影女明星阮玲玉与两个男人的故事成了街谈巷议的中心事件,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这种事毫无疑问地被视为是生活中的最大丑闻。而对名人尤其是名女人的丑闻天生最感兴趣的小市民们,不仅借助报纸将阮玲玉的“艳闻”演绎出多种多样的版本,而且对即将开庭的张达民诉阮玲玉和唐季珊的案子更是异乎寻常地关注。3月初,阮玲玉和唐季珊接到了必须在3月8日出庭的传票。
与此同时,报纸上关于此案的报道,准确的说是以此案为引子的许多不负责任的报道,一时间甚嚣尘上。阮玲玉虽然已经料到会有人不怀好意地来炒这个新闻,但怎么也没有料到竟会炒到如此程度。因此,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盆盆脏水突然迎头泼来,而她却根本无处藏身。所谓的“新闻”和“舆论”给予阮玲玉的伤害远远超过了张达民的忘恩负义和恩将仇报,张达民所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无赖手段,虽然也很伤人,却不至于致命,而报纸对阮玲玉的伤害却不是一两个无赖所能比的,它煽动起了整个社会对阮玲玉的敌视、奚落和嘲笑,使无辜的阮玲玉对“人言可畏”有了切肤之痛。“新闻”和“舆论”终于把阮玲玉逼上了绝境。在诉讼过程中喧腾一时,甚而揭发隐私,做人身攻击,什么“阮玲玉白麻子秘闻、阮玲玉入幕之宝有多少?阮玲玉红杏几度出墙?……”绘声绘色,茶楼酒肆、市井街坊、澡堂餐馆等公共场所无不以此作为谈资。更过分的是,有些报纸居然以社论或专栏做武断评论,指摘阮玲玉水性杨花、忘恩负义、朝秦暮楚、爱慕虚荣。总之,把谩骂女性的坏字句及词语全部抄来派上用场,无非形容她是个妖艳浪荡、素行不检而又法不可赦的罪魁祸水。
阮玲玉不过是一个只有二十五岁,中学程度的纯情女子,涉世不深,而且具有寡母遗留给她的我国传统妇女的保守观念。何况,两个互控的男人在上海都是颇有财有势的人,和她都有亲密的同居关系。上海地方法院以正式传票传她必须于1935年3月8日上午9时半出庭做证,否则要受到拘提处分。她夹在两个同居人的中间,如何出庭做证?偏袒任何一方都不讨好,真成了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上海的大小报刊又同声骂她淫荡。想想自己的遭遇,她愈想愈沮丧、气愤和想不开,她四面楚歌、孤独无援。
这时,她内心不能不直接地痛感到,到处都充满着对她的鄙视、讽刺、辱骂与斥责,也到处都充满着“正人君子”的冷笑与魔鬼们凶狠阴毒的眼光……一向心地善良到懦弱的她,是那样的爱惜羽毛,又是那样的争强好胜,但是现在她在千万人的面前,却成了莫须有的罪人,她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她是可耻的荡妇?是罪不容诛的祸水?……她不能忍受这样的侮辱,也经不起这种狂风骤雨的袭击!绝境中的阮玲玉已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只有两条路:要么出庭,受屈辱;要么只有使自己从这个充满阴谋和罪恶的世界上消失。 3月5日,她仍一如既往,走进摄影棚,抓紧拍摄由罗明佑和朱石麟共同导演的《国风》的最后几个镜头。到3月7日,影片《国风》的内外景戏已基本拍完。
3月7日是与她搭档演戏的小生金焰的生日,晚上应邀与王人美、黎铿等同往餐厅。平常她不多喝酒,这次她豪饮数杯,席间有人赞她酡红上脸,益添娇艳;她听后微抹红烫的脸,遍吻席间的每一位女星,且纵声谈笑不拘,大家看她举止有些失常,还以为是喝多了酒,借酒消愁,抒发所受的闷气而已。
谁知她这时已经萌生死念,席终人散时,她抱住王人美,不胜感叹地说:“我要走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好姐妹,再见吧!”然后又分别与大家紧紧地握手道别,表现得分外的亲热和依依不舍,意在和友好诀别!
那天晚上到家夜已经深了,阮玲玉回到家里和唐季珊谈到第二天的讼事,她表示必可胜诉,不过认为自己如果要上法庭做证人,面对和她同居过的张达民及众多的观众及新闻记者,将很觉难为情。但唐季珊不以为此,坚持让阮玲玉出庭,并因此发生口角打了阮玲玉一个耳光。事后她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她想到了很多,从开始的开始想到自己最后的最后,她感觉到整个世界都在与她作对,她的苦向谁诉?向谁言?
深夜时她托言肚子饿,叫女佣给她煮一碗面,并要唐季珊先睡觉,她谎说要记好最近所花用的零碎账目。唐季珊不疑有他,即独自呼呼大睡。阮玲玉即披衣在灯下写遗书:
达民:
我已被你迫死的,哪个人肯相信呢?人们一定以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不过很悔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不必哭啊!我不会活了!也不用悔改,因为事情已到了这种地步。
季珊:
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
阮玲玉 绝笔
廿四年三月七日晚午夜
写完遗书,阮玲玉将它折好,装入信封,并在信封上写上“请代付各报登之,阮托”,将它放入桌子的抽屉里。她拿出三瓶十片装的安眠药片,悉数倒入女佣为她煮的面条里,接着,她把拌了药的面条一口一口地吃了下去。8日凌晨3时左右,唐季珊才发觉阮玲玉服毒,即送医院急救,施行人工呼吸轮进氧气,不见清醒,最后又把她裸体浸入浴盆救治。但因她所吞服药量过多,死志坚决,以致香消玉殒,返魂乏术。1935年3月8日下午6时38分,阮玲玉走了,永远离开热爱她的人们,走了。用她的一个尸身,摆在社会面前,向社会要求正义,向社会要求女子的平等、自由……
阮玲玉自杀的消息传出后,整个上海乃至全国都为之震惊。海内外之急电交驰,所致唁诔哀挽之辞,不可胜数。市民观众也奔走相告,咨嗟叹惜,相率赴吊。
阮玲玉去世后,孙瑜坐在栩栩如生的阮玲玉遗体旁,默默地凝视着她,痛惜这位被万恶的旧世界吞噬了的艺术天才。他在《联华园报》上发表文章说:“她(阮玲玉)的一生是一页挣扎向上的史实。阮玲玉的卓绝演技霸占了中国影坛十几年以来的第一位。”在阮玲玉去世二十多年后,他又写文章怀念阮玲玉,对她的表演艺术给予更高、更准确的评价:“阮玲玉的天才演技,是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骄傲。”
鲁迅得知阮玲玉自杀的消息后,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论人言可畏》一文抨击当时的小报记者:“‘人言可畏’是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之后,发见于她的遗书中的话。这轰动一时的事件,经过了一通空论,已经渐渐冷落了,只要《玲玉香消记》一停演,就如去年的艾霞自杀事件一样,完全烟消火灭。她们的死,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了几粒盐,虽然使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还是淡,淡,淡。现在的报章……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于是阮玲玉之流,就成了发扬余威的好材料了,因为她颇有名,却无力。小市民总爱听人们的丑闻,尤其是有些熟识的人的丑闻。”
要说这小报记者也真的会见风使舵。在张达民和唐季珊为争夺阮玲玉而在法庭上打官司时,他们骂阮玲玉是罪人、是祸水、是人尽可夫的狐狸精。而当阮玲玉自杀身死后,小报记者又把她写成烈妇,称赞她是以死来向旧社会做尸谏的新女性,都来歌颂她的勇敢和伟大。他们掉过笔尖来责骂张达民和唐季珊两人是杀死阮玲玉的间接刽子手,因为他们两人不尊重阮玲玉的人格,玩弄她的感情,逼使她走上自杀的绝径。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先生感此现象,特别撰文指出:“听说有位影星阮玲玉为婚姻问题服毒自杀,轰动一时,我觉得她的死,有文学意味:社会上生前指摘,死后同情,矛盾得很。”正和三娘教子剧中王春娥对她儿子倚哥说:“话倒是两句好话,可惜儿讲迟了。”
由于阮玲玉自杀事件是当时震动全国的热门大事,使大家对日本军阀侵占热河后向长城各口进逼的严重时局,也都淡忘了。中央电影指导委员会也曾致电慰问阮玲玉的家属,在当时一个电影演员死后,而能得到党政机关致电痛悼的,阮玲玉是第一人。
为什么阮玲玉的死会造成如此的轰动?探究原由有五:(一)她是我国第一个服毒自杀身死的大牌艳星。(二)她死时只有二十五岁,花样年华,青春美丽,香消玉殒,特别令人惋惜。(三)她的演艺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遭张达民和唐季珊两位财势雄厚的上海名人为了争夺她,闹上法庭,缠讼数月,早已轰动社会,大众对她更加瞩目。(四)当时时局沉闷,上海经历“一·二八”之役战祸不久;北方日本军阀侵占热河,又从长城各口窥视华北。在此苦闷岁月,大家都以张、唐争夺阮玲玉及其自杀来舒解心头的心结闷气。(五)最重要的一点是,默片时代的艳星中,阮玲玉是唯一极富演艺天才的女星。她擅演悲剧,论演技,杨耐梅逊她一筹,胡蝶没有她演内心戏的深度。她在生前的银幕上,赚取众多影迷的眼泪,然而正当其叱咤影坛之时突然香魂远去,真乃红颜薄命,愈加令人同情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