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8/19/ni070819033.jpg
古护城河现在已经被芦苇等植物遮盖了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8/19/ni070819040.jpg
新建立的项羽和虞姬的塑像
据了解,2007年元月30日至5月14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居委会境内的垓下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发掘钻探,钻探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考古队员们在对垓下城址进行发掘时,同时于北城垣和西城垣发现类似烽火台的红烧土遗迹5处。为了了解城墙的年代和结构,考古队员选择了北、东两段城垣作了局部解剖,结果考古队员们吃惊地发现,城垣构筑分为上下两个大层,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两个时期。从下层出土的鼎足、陶片和稻谷等看,该段城垣属于典型的龙山时期,距今约4600年至4300年。考古学家推断,这是当年“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退守至垓下,利用原有的早期城址进行二次修筑,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与刘邦抗衡所造成的结果。
垓下古城模型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8/19/ni070819035.jpg
考古发现的鎏金龟
根据目前考古发掘的成果看,垓下城址由城垣、城门、护城河、道路及排水系统、夯土建筑基址、活动场、窑址、红烧土遗迹、水井、灰坑等多类遗迹现象组成。从地面观察,遗址四周城垣呈南北向不规则长方形,大多数地段的城垣仍耸立在地面,保存完好。城址东、西、北三垣的中部现各有一缺口。勘探表明,城垣埋于地下的基础保存较完整,结构比较清晰,走向明了。城址为圆角长方形,接近椭圆形,方向350度,除西垣部分地段外,其余城垣均较直,城垣转角呈弧状,总长1510米,城内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括护城河,城址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8/19/ni070819036.jpg
考古发现的玉环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8/19/ni070819037.jpg
陶鼎
考古专家、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陆勤毅告诉记者,此次发掘出土各类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170余件,此外,在红烧土上还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表明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已在这里从事水稻种植。过去,垓下遗址被认为属于秦汉时期,而此次考古发掘则将整个遗址的年代大大提前到史前时期,同时也大大丰富了遗址的文化内涵。陆勤毅表示,早期史前城址的发现对探索该地区早期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此次考古发现表明,垓下遗址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是一处有人居住的聚落遗址,发展至龙山文化时期也就进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成为一个区域文化中心。垓下早期城址是我国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史前城址发现之后,在淮河流域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它填补了安徽无史前城址的空白,是安徽史前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的发现为探讨我国早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轨迹以及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考古新资料。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8/19/ni070819038.jpg
石制的箭镞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8/19/ni070819039.jpg
发掘出的红烧土中含有大量的稻谷
另据了解,垓下遗址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固镇县有关部门正就垓下遗址的最新发现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新的关于垓下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也正在编制当中。固镇县县长汪支边表示,把文物保护保护好是现在工作的重中之重,至于旅游开发将在保护好的基础上视条件成熟了再进行。
关注鱼的精彩文章:
图片类:
-
苍凉之美——内蒙古多伦风光(荣登新浪趣味窗口图片;绚色彩)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倒影(荣登新浪首页趣味)
- 绚美薰衣草
香飘伊犁河谷(荣登新浪博客首页图片窗口) -
- 神奇的房子(组图)(趣味博客,锐博客推荐新浪博客首页)
-
-
想不到私人客机的内部竟如此豪华(组图)(荣登新浪博客首页)(锐博客首页)
-
看完别急着走,翻开鱼的首页,看看鱼的相册,听听动人的音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