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问题复杂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听省特级教师项雅丽老师讲座有感

(2013-04-01 09:57:33)
标签:

教育

分类: 边走边学

    有幸参加了市“三坛”、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并在第一次的集训活动中聆听了省特级教师项雅丽老师的讲座。项老师的讲座听过许多次,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惊喜。此次也不例外,正如班主任陈秋香老师讲的“专家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项老师就是将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反复进行实践体验,多手段、多维度地让这些内容深入人心;同时她也把复杂繁琐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体验变得简单易懂。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时候真的是把简单的教得更简单,学生掌握不好;把复杂的教得更复杂,学生云里雾里。

1、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节奏教学是每个年级都会碰到的,这是一项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

教学中我通常是让学生通过儿歌来掌握,认为这样简便、有趣,学生乐于接受。但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学生对节奏掌握并不好,必须要依靠儿歌来进行,而且学生无法全身心地体验到节奏的特点。项老师在简单的节奏学习当中,安排了多项不同的实践活动,并让我们学员参与其中进行活动。活动过程中,大家都是非常快乐的;结束后大家还想玩,对活动念念不忘。我顿时想到,何为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有趣的体验活动学生就是有兴趣的,老师们都学得快快乐乐,爱玩的学生呢?更快乐!音乐教学是需要实践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体验才会感受到音乐中的美、音乐中的乐,才会对音乐产生热爱,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感受,而它产生的前提便是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将学生们带入音乐当中。简单的内容“复杂”着反复体验,学生便能深深地走入音乐,牢牢地记住音乐!简单的教学内容我们不能草率地将其一带而过,而是要深入挖掘,让学生不断地体验、感受。

2、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讲座中还有一个活动令我印象深刻,便是将复杂的乐曲简单化。项老师采

用两个人一组一前一后、用同样的动作的方式来表示乐句的反复;用重复相同的动作来表示乐段的反复等等,这些动作都较好地将复杂的乐句、乐曲结构展现了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就知道一首乐曲有几句,有哪些地方是重复的,非常易于理解。在讲座中,还有城南小学的李密老师跟我们介绍了她所教过的一节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火车波尔卡》,这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正好在培训之前也有构思过如何上这一课,当时想了很多解决乐句、乐段的方法,也想到不同的乐段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但听了李密老师的介绍之后,就发现自己之前的目标、教学设计定得太难、太复杂了,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起来会比较累。而李老师的处理恰到好处,有新意,简单、直接、有效,采用师生接龙念儿歌的方式学习第一乐段的A部分,采用过山洞的动作学习第一乐段的B部分,这两部分学习中学生就能明白每个部分有几个乐句,乐句的起始分别是在哪里;模仿乘客轮流上下火车的方式学习第二乐段的A部分,四句同学轮过学生就会明白这一部分有四个乐句;再用同样的情境换动作表示第二乐段的B部分,同样是四组轮流进行,学生又能发现这一段也是有四个乐句。一整首乐曲表演完,学生对曲子的结构、旋律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不得不赞叹其设计的巧妙之处,而且教学目标定位非常精准,一年级的孩子学起来不会累,真的是非常巧妙!

项老师说,在备课时、解读文本时要做到“心中有目标”。课标是时时刻刻在心中的,它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充分读懂课标,我们才不会在教学上有所偏失,这是音乐教学的根本。我认为教师像是一个加工厂,所有的音乐学习内容经过这座“加工厂”变成符合学生实际、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再进行学习。我想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加工使学生更大的受益!

此外,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但愿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不断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听课有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