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10:金朝晖老师访谈录
(2016-07-27 10:10:05)
标签:
课题研究访谈录文学作品教学金朝晖 |
分类: 《课题研究》 |
金朝晖老师访谈录
金朝晖老师。您好。
希望您能够接受我们的书面访谈。
我们正在进行“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文情耗损与保持’研究”。该研究已经由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为“JG14047”课题(批准文号:安徽省教育厅 皖教秘[2014]441号)。
说明一下,我本来申报的课题名称是“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文学性耗损与保持’研究”。关键词“文学性”被省教科院修改为“文情”了。“文学性”是一个现代文论观念,偏重于文本形式研究;而“文情”,我看就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古典文论概念,必须兼顾文本形式和情感内涵。虽然形式与内容向来不可分割,但课题任务已然加重。
我发现,高中《语文》,无论必修课本,还是选修课本,都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本。这些课文“文学的意图”明显。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提示的教学要求,我们可以明了其“文学性”的存在。但我们是不是就此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文学的美感”,培养“审美的技能”,养成“美读”习惯,学习富有文学意味的语言,进而培养情操,滋养人生呢?
在教学中,我们可能都急功近利于高考应试,课堂上的文本分析似乎丧失了文学的立场,这造成语文课“文学”意味严重缺失。有的老师可能自身就欠缺文学欣赏的立场、能力和习惯,其教学并不以文学立意。这样的语文课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发现“文学缺失的危害”,唤起“对文学的尊重”,使学生通过语文课获得文学的美感,培养全面的人文素养。
您作为省级示范中学的语文老师,且获得过省级优质课大赛奖励,我们猜想您必然具有优异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语文经验。我们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谢谢。另,请给我们一份简历,好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您。
2015年12月09日
1、吴忌:您是怎么成为语文老师的,回首当年的学习生涯,您有怎样的语文故事,可以给我们说一个吗。
金朝晖老师:
能成为语文老师,这是机缘巧合。起先,我并没有想当老师的愿望。后来,中考时考上了太湖师范学校,才让我与语文教师结下不解之缘。现在,我很乐意做一名语文教师。这要得益于我小学和初中的两位语文先生。我的小语吴国元先生很早就教我们读课外书,组织我们远足、郊游。初中张流芳先生教会我对文本的深入、生动的解读,把语文融入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两位先生对我影响深远,做一名语文教师我无怨无悔。
2、吴忌:您能不能向中学同行解释一下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
金朝晖老师:
我觉得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一部分内容,语文教学的内涵远远大于文学作品。
3、吴忌:我们很好奇,您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您过去是怎么上语文课的呢?有没有遇到“文情耗损”的困境。
金朝晖老师:
实话实说,我以前的语文课上得有点乱,或者说大方向上出了问题。时至今日,看到“文情耗损”这个词,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很多时候,置身红尘,让我追求的东西太多、太杂、太乱,以致忘记了语文最原本、最宝贵的东西。为了追求功利的东西,把“文情”耗损,把“文情”支碎,甚至抛却。可以说,我深为“文情耗损”所困,但这个名词也让我反思和提高。
4、吴忌:您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请您谈谈语文课应该有怎样的教学目标,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怎样的偏颇,给我们宿松二中的语文教师提些建议,好吗?
金朝晖老师:
语文课教学目标:“语文”不能追求功利,语文教学应该要有“语文的味道”。
一、文本解读要高屋建瓴。教师要会挖掘文本中的作者细腻的感情,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理解等。文本是为语文服务的,文学是为生命服务的。教师要善于解读作者、解读文本、解读生活。
二、要让学生进得去。引导学生深味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词、句,对语言的品味就是对感情的品味。语言不是简单的字词的堆积,而是感情流露的载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味出其中的情感,才能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体悟,这个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要凸显出来。
三、要让学生出得来。学语文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生活更充实,精神更丰盈。语文课要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引导自己树立人生的目标,指明人生的方向,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生命的意义的理解等等。语文课要让学生如坐春风,如醍醐灌顶,让学生有反思,有感悟。总之,课为人而存。
存在偏颇:
我们可能过于重视字词句篇等基本的训练,而忽略了语文中的情感、哲思、历史、传统等人文的东西。太急功近利,往往导致舍本逐末;太过追求“有用”,往往得不偿失。
建议:二中的语文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二中的语文老师们都有着深厚的学识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但语文教学早已告别了单兵作战的年代,如果只凭一已之力,势必难以成林。如果由大师引领,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强项,二中语文教学定能独树一帜。不妨以本次课题研究为契机,形成富有鲜明“二中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风格。
5、吴忌:如何才能学好语文,请您给孩子们提几条建议。
金朝晖老师:
一、“读万卷书”,要多阅读。尽量在年青时看些书,要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读无用的书,会助我们成有用之材;
二、“行万里路”,要走出去。不要把自己固定在一个狭小的地方,有条件一定要多出去走走,多做研学旅行。“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有时做看似无用的事,会有助于我们做有用的人。
6、吴忌:请您给我们的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文本。
金朝晖老师:
中国现代:《平凡的世界》《谈美书简》
国外典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
附:我的简历
|
姓名 |
金朝晖 |
年龄 |
43 |
民族 |
汉 |
|
最高学历 |
本科 |
毕业学校 |
安徽教育学院 |
专业 |
汉语言文学 |
|
时间 |
学习和工作经历 |
身份 |
|||
|
1990.9-1993.6 |
太湖师范学习 |
学生 |
|||
|
1993.7-2001.6 |
二郎中心学校工作 |
教师 |
|||
|
2001.9-2003.6 |
安徽教育学院脱产进修 |
学生 |
|||
|
2003.7-2011.6 |
宿松县花凉中学任教 |
教师 |
|||
|
2011.8- |
宿松中学任教 |
教师 |
|||
获奖情况:
1、2008年5月,获“宿松县首届高中语文教学能手”称号。
2、2014年4月,获宿松县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3、2014年8月,获“安徽省高考阅卷优秀教师”称号。
4、2014年12月,获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二等奖。
5、2015年5月,获“安庆市第三届骨干教师”称号。
2016年7月12日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