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要灵活运用中医分时食疗法
(2015-08-15 18:07:20)
标签:
健康 |
因此,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我们强调食疗应当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在每个治疗阶段的不同证候表现,加以辨证,合理地选择食疗原料和方法,才能在配合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正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恶性肿瘤患者食疗要遵循的中医分时食疗法。
中医分时食疗法就是根据人体的体质状况和疾病发展的阶段,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运用中医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对病人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证候类型,根据辨证的结果,采取相应的食疗措施的一种食疗方法。
本食疗方法充分结合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精髓。《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说明调治疾病,必须辨别疾病属于阴证还是阳证,判断其病位是属表还是属里,再根据疾病寒热温凉性质的不同,谨慎采取相应的治疗原则,从而减轻或祛除疾病,中医分时食疗法必须严格遵守此原则。
那么中医分时食疗法在恶性肿瘤患者饮食调理中如何运用呢?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患者多以虚证为主,其根本原因就是“因虚致毒成,毒聚使癌生”,中医临床关于肿瘤的病因病机的分析观点有很多,综合古籍、现代研究和我们的临床经验,我们认为可以用“虚毒致癌”的观点来概括肿瘤的病因病机,基于此“虚度致癌”的理论,食疗上选择以补益为基本原则并无过错,但何时补,怎么补?
恶性肿瘤患者的分时食疗法中蕴含着许多学问。例如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利用化疗药物自身毒性杀死癌细胞,在中医看来采取的是“以毒攻毒”的方法,往往对自身健康的组织和脏器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即通常所说的化疗副作用。化疗时引起的呕吐反应,中医辨证多为脾胃亏虚证或痰湿内蕴证,此时食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的证候进行选择,脾胃亏虚证食疗以补益脾胃为主,而痰湿内蕴证食疗不仅需要补益脾胃,还应适当具有行气化湿的功效。并且此时食疗对食药材的选择同样很重要,宜选择一些性偏温、味平淡,具有补益作用的食药材如米仁、山药、黄芪、白术等,切忌使用补益作用较强、性味滋腻的食药材,一则机体亏虚过甚,反而虚不受补,二则滋腻碍胃,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恶性肿瘤的中医分时食疗法就是认为食疗只有符合患者自身的体质、疾病分期和病情变化,适应患者治疗的需求,才能真正发挥食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恶性肿瘤饮食调理要灵活运用中医分时食疗法,要据患者病机的不同时机,选择不同的食疗方案,从而制定“个体化”的食疗方案,充分发挥食疗的治疗作用,同时强化抗肿瘤治疗的疗效,有效减轻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最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使患者具有更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简介:何富乐,副主任中医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肿瘤科,国家级名中医学术继承人,浙江省科普作家,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营养与食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亚健康分会委员。研究方向:恶性肿瘤和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综合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