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 须防秋燥
(2013-10-23 15:25:24)
标签:
健康信息共享 |
霜降又凝霜,天寒渐生凉。
大地起苍黄,季节轮回忙,
花谢起风扬,劝君添衣裳,
问候任翱翔,翩翩到君旁!
霜降到,秋冻止,
防秋燥,要保暖,
贴心话,暖心房,
祝大家,都安康!
霜降节气,意为“气肃而凝,阴冷凝露为霜”。朱伟先生的《微读节气》中说,“自此,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冬天已经在急迫地叩门了。”反正,这是个意味着天气渐冷,加速向冬天奔去的节气。日常生活,保暖自然是得重视,但也要防秋燥。
霜降时节空气中水分少,干燥,而我们的皮肤也在变化,它们正日渐紧绷,甚至干燥瘙痒,这是秋燥最明显的症状。然而,不光是外在,内在的一些地方也急需应对季节的变化,比如说你的黏膜。现代医学认为,秋天湿度过低,会影响上呼吸道及口腔黏膜湿度,易引发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不仅如此,秋季还是口腔溃疡、眼结膜干燥症等黏膜症状的多发季节。
不过也别愁,去秋燥办法既多也简单:首先当然是多喝水,大量饮入白开水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白开水容易被代谢。古语云:“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在水中加入一些盐和蜂蜜则可以避免水分流失,而蜂蜜更是解决秋燥的能手,它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此外,许多水果都是应对秋燥的良品。蔓越莓、梨、柑橘、石榴、大枣、柿子等应季水果均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的功效。但需注意的是,秋季的很多水果属寒,脾胃不好者食用需慎量。
其实,老祖宗孙思邈也有交代:“切忌贼邪之风以伤孔隙。勿冒风邪,无恣醉饱。宜减苦增甘,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总之,秋冻差不多该停了,开始要保暖,要防风寒。吃饭可以适当地多吃一点甜食,为入冬保存能量。
如今真正秋高气爽的日子,也就剩下不到一个月了,希望大家注意养生保健,赶紧轻松健康地享受晚秋的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