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淡泊

标签:
杂谈 |
王鱼之死,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老渔夫的妻子(一个生性贪婪的老太婆)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贪欲,曾不止一次向小金鱼索取财富和权力,从得到新木棚到当上贵妇人,再到当上女皇帝,小金鱼均一一给予。可老太婆偏偏不识相,居然想当海上的女霸王,还要让小金鱼终生侍奉她。结果,小金鱼一怒之下,毫不留情地收回了它所给予的一切。最后,老太婆和老渔夫依旧过着当时那种穷困潦倒的苦日子。
王鱼之死,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老渔夫的妻子(一个生性贪婪的老太婆)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贪欲,曾不止一次向小金鱼索取财富和权力,从得到新木棚到当上贵妇人,再到当上女皇帝,小金鱼均一一给予。可老太婆偏偏不识相,居然想当海上的女霸王,还要让小金鱼终生侍奉她。结果,小金鱼一怒之下,毫不留情地收回了它所给予的一切。最后,老太婆和老渔夫依旧过着当时那种穷困潦倒的苦日子。
想想王鱼和故事中的老太婆,再看看古往今来的一些高官要员、名人巨富,他们的做法也同样令人吃惊!生活本已平平安安、自自然然、实实在在的,但为了达到某种欲望和目的,就不择手段地、疯狂地追逐功名和财富,以不断地挥霍国家和集体的资产,来增加自己身上的“鳞片”。而这样做往往导致了两种可能:要么中道没落,使自己痛不欲生;要么“东窗事发”,使自己沦为阶下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还是知足一点、淡泊一点最好。就好比吃饭,吃饱即可,而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就会伤了身体,输了本钱。
当然,淡泊也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更不是那种无所事事的消极无为。淡泊,它就像一日三餐的清汤白菜,尽管营养不高,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菜蔬;淡泊它好比茶余饭后的一碗清茶,虽然淡而无味,却是人们清心健胃的一种必须饮品。
淡泊是前进的动力,它可以让每一位探索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淡泊是灵魂的支点,它能够使每一位思想者宁静致远,不断创造文明。在这种意境里,王羲之练就了《兰亭序》绝世之书体,屈原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曹雪芹写出了传世之作《红楼梦》,爱因斯坦发现了伟大的《相对论》……一个人只有在恬淡的心境中才会有所成就。淡泊培育出高雅的情性,淡泊塑造了纯洁的灵魂。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真正能有几人甘于淡泊呢?俯瞰尘寰,太多的人都拥有无止境的欲望,他们对金钱、对地位、对权力、对名利、对情感……总是没完没了,直到把自己累得精疲力尽、焦头烂额仍不罢休。真可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
近日,读到了这样的文字:“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没有带来什么;我们又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什么呢?我们有的吃,有的穿,就应该知足。那些想发财的人便是掉进诱惑里,被许多无知和有害的欲望抓住而沉没毁灭的。”的确,一个人一旦变得死不知足,贪得无厌,最危险、最恐怖的时刻也就到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阵风过,地面早已落英缤纷;一席豪华盛宴之后,一日三餐又寻常如初。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生活的规律。但愿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们,能够有所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