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寒时节应减“咸”增“苦”
今日是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
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营养专家提醒说,大寒时节饮食应减“咸”增“苦”,进补时要顺应自然。大寒时节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冬季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适合选择的食物有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同时,切忌粘硬、生冷食物,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也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营养专家还提示说,大寒时节,天气严寒,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应减慢,皮肤的血管收缩,散热少了。在饮食调配上,还要增加一些厚味,如炖肉、熬鱼汤等。牛肉、羊肉、狗肉滋养脏腑、增加营养,是冬季滋补佳品。在调味品上,可以选用一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姜、葱、蒜等,但不可过量。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大寒时节,最好养成睡前泡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防病保健都有益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