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冬至

(2008-12-21 16:39:12)
标签:

养生

阳气

心脑血管病

节气

肾气

杂谈

                                今日冬至

                              今日冬至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民谣说“冬至大如年”,是很有道理的。冬至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节气。冬至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太阳到了最南边,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第二个特点就是阳气开始孕化。冬至之所以在养生学上被认为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阳气开始孕化),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如果这个时候多睡点觉,比一年其他时间睡觉都要有用。所以,我们在顺四时养生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也会增多,天冷还容易冻伤。心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生命的疾病,其中冠心病连同中风、肿瘤,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三大死因。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寒冷的气温作用于机体时,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为心脑血管病的发作和加剧提供了条件。现代医学也认为,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梗塞,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危重病症。冬季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较其他季节为高,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也就是进入了最佳进补时期。
    冬天进补吃什么?冬天时,中医强调“重在补肾”,所以建议大家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米、黑枣、黑芝麻、黑木耳、甲鱼......没到更年期的女同志,到了冬天应“重在补血”,可将大枣、冰糖、核桃仁磨成粉,做成糊,经常吃一点,就能既补肾气又补血。男同志如果肾气弱,除了多吃黑色食物补肾外,还可根据自己体质吃点金匮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中医学把这个养生方法叫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心语(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