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至今最大尺寸的两幅水彩临摹

(2013-12-24 16:05:57)
标签:

美术天地

水彩画

水彩临摹

约瑟夫

哈尼姆勒

http://s10/mw690/001ncjmIgy6FfhoH48x69&690
    临摹约瑟夫作品1(120×85cm 德国哈尼姆勒300粗纹水彩纸 日本荷尔拜因水彩颜料)   max宝贝  临摹     

     有朋友委托我临摹两幅国外水彩画挂在家里欣赏,但要命的是他要求要大画,就像展厅里常见的那种巨幅油画国画一样。
    哦天哪!水彩画过去被称作小画种,还有称其为绘画里的“轻音乐”的,言下之意就是水彩画本来就不应该画的很大。据我所知,在国外,水彩画尺寸达到四开(38×56cm)就算大画了,超过这种尺寸的水彩画不是没有,但很少见。而朋友一开口就是一米几乘以一米几,这让我一听就后怕!且不论水彩画应该画多大合适,这么大尺寸的水彩画我是从来就没画过。
    那天独自躲进画室苦思冥想,这画到底画还是不画?画吧,确实其难度无法预测,而且我买的水彩纸最大也只有对开的(56×76cm)。不画吧,朋友以为我牛B,故意摆架子刁难人家,或者是想要银子。痛定思痛后,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全当是对自己的挑战吧,哪怕画失败了,也好给人家有个交代呀!
    记得刚开始学画水彩的时候,因为不懂水彩的工具材料,冒然从青岛网购了一筒德国哈尼姆勒300克粗纹卷筒纸,尺寸是1.25×10米,价格是580元,加上邮费运到金昌就接近700元。后来裁出一些四开大小的纸试画,结果发现非常不好用,这种纸不怎么吃色,颜色还极容易脏腻,所以一直放着再没打开。当时正愁着没有大纸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种纸,时隔几年了,不知现在再用会不会好把握一些?一不做,二不休,不如就用它吧!于是我费了好大的力气,裁好一张1.2×0.85米的大纸,并把它裱在一块全开画板上备用。因为我很喜欢澳大利亚水彩画家约瑟夫的作品,这次仍然决定选一幅老约的作品来临摹。朋友说画面上最好水多一点,因此我就选择了一幅描绘威尼斯港口的画。
起好铅笔稿后,因为画面太大,平常用的小画笔显然派不上用场,只好拿出我前不久买的那套大板刷。或许是用了大板刷的缘故,铺底过程很顺利,先将整个纸面用清水打湿,到半干状态时用最大号刷子蘸颜色,从天空到水面从上往下刷下来,颜色衔接过渡还算自然,心里不由一阵窃喜。等底色干透,该画中间的帆船和朦胧的建筑的时候有点犯难了,用刷子嫌大,用毛笔嫌小,真有点不知所措。最后只好刷子和水彩画笔并用,从面积最大的船帆画起,然后重新小心地打湿纸面,画朦胧的远景,再画近景的船等。如此折腾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整个画面基本构建好了。可就在画水面倒影的时候,因为没有把画倒影的颜色一次调够调浓,画完一遍觉得太浅,后来打算重新调色再加重,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一是前后用笔方式不同,倒影有了重影;二是用笔犹豫了,在画水波纹的时候反复过多,使得倒影部分画的太满,而且颜色开始脏腻。此时充分暴露了我从没画过如此巨幅水彩画的“软肋”,使我对这幅“巨作”渐渐丧失了信心。而此时恰恰需要耐下性子、静下心来继续刻画中景部分,但因为总看着水面倒影很不舒服,也就渐渐没有了继续画下去的心思。我自己的评价是——失败了!
http://s5/mw690/001ncjmIgy6FfjCzVMEd4&690
    临摹约瑟夫作品2(110×56cm 德国哈尼姆勒竹浆水彩纸 日本荷尔拜因水彩颜料)   max宝贝 临摹

    大约又过了两周,双休日我再次来到画室,本想看看还能不能再修改一下这幅“巨作”,但看来看去,视线总是离不开那些倒影,也就提不起修改的兴趣,最后决定让那幅画下板。取下大画随意扔在地上后我还是“贼心不死”,心想,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再不敢尝试,不如乘热打铁再画一幅大画。此时我又想起,曾经买那筒卷筒纸的时候,还顺便买了几张哈尼姆勒竹浆纸,据说是一种新产品(水彩画纸一般是木浆纸或棉浆纸)。这种纸表面没有纹理,有点像我们过去所说的绘图纸。以前也用过,觉得虽然纸面是完全平面的,但吸水吃色比卷筒纸好很多。因为这种纸张的尺寸很不规范,比全开小,又比对开大,裁切画画有点可惜,记得当时也留了两张。翻腾了一阵果然找到了,我心想,不如拿这种竹浆纸再画一张大画。
    朋友索要的画是两种尺寸,一种就是上面那幅画的尺寸,一种是长度110cm,但高度不能超过60cm。而我的竹浆纸恰恰是110×70cm,高度超了,不得不裁掉一块。既然高度不能超过60cm,那我就裁成110×56cm吧,这样比例比较合适。这次仍然选择约瑟夫的另一幅描绘威尼斯黄昏景象的作品来临摹。原作虽然也是横向宽幅,但比我纸张的比例要宽,因此我决定将原作的天空和水面割舍掉一下,并将地平线下移,避免构图上的一分为二,会使画面显得呆板。具体临摹过程也是用板刷从天空到水面铺底,再画中间的建筑和近景的船(这种尖头船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贡多拉)。让我没想到的是,哈尼姆勒竹浆纸小面积着色特别漂亮,而大面积刷色(尤其是天空和水面)时,颜色流淌到一定程度会停下来渗进纸面,和后面的颜色无法衔接,所以在天空和水面都留下了难看的积色水印。据我判断,是这种纸吸水较快,而我的接色又没赶上趟,所以导致了最终的结果。每一种水彩纸都有不同的特性,而这种特性需要反复练习、长期使用才能掌握。这幅画显然又因为对纸性的不熟悉也没能完全成功。
    看来,要想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绝非一两幅画所能达成的!两幅画虽然都不成功,但对我今后画巨幅水彩画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次实验还是很值得的(自我安慰一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