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缺乏人文关怀

标签:
铁路客运交通人文关怀杂谈 |
分类: 诗词/散文 |
十.一就要到了,联想起去年的十.一那场遭遇,至今还如鲠在喉,无法释怀。
去年十.一,因为计划去上海探亲,早早地托国防大学的一位朋友订了票,是晚上九点多的车,所以时间比较充裕。根据以往经验,从学校到车站,两个小时绰绰有余,为怕出意外,我提前三个小时就出发了。
一路行来,畅通无阻,心里不断盘算着如何打发开车前那段剩余且百无聊赖的时光。到沙河了,车停了,四处望望,并没有到站呀,犹豫之际,众多警察出现在路旁,据说是某某领导从此经过,要让道。结果一等,半个小时过去了。车速再也没有先前快了,走走停停,快到二拔子时候,又是一班警察、一长溜车辆,经打听,又是某某领导要经过。“他妈的,警察越多就越添堵!”司机嘟哝着。我一看表,坏了,这一折腾,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再要耽搁,就赶不上火车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要到龙泽了,车子又堵上了,几经周折,乘上地铁时,两个多小时悄悄溜走了。眼看是无望了,但我还是想碰碰运气,因为车票上白纸黑字写着:三天内到有效。
北京站熙熙攘攘,一片繁忙景象,各式各样的灯光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我窜来窜去,忙着排队、签票。好容易轮到我了,工作人员说:“对不起,你这张票算是作废了!”“啊?不是说三天内到有效吗?”我惊呆了。“有效是有效,现在是非常时期,别的车都满了,我无法安排你上车呀!”我一再解释,工作人员最后说:“要不这样吧,我给你签了,你看哪辆车好上你就上,上不去就别怪我们了。”我心想,有那么多车,到不了上海,先到南京也行啊。
时间已经是夜里九点了。急匆匆赶到候车室,大屏幕上显示着还有五六辆车要去那个方向,心中不免窃喜。可后来的事实却让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虽然车次多,可几乎是车车满员,见缝插针,连老鼠钻过的空隙都没有,要想上车,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眼瞅着一辆辆车开出,心中那个急啊,真是无法形容。不能再等了,无论如何也得挤上最后一班车!主意打定后,瞅准最后一辆发往南京的T字头列车奔去。那里正在“榨油”,几个胖乎乎的站台人员,正在将人往里推,他们不是用手,而是用一根木棍之类的长棒顶在后面人们腰部,几个人吆喝着往里推,使人联想起那尘封已久的古蜀道上纤夫。一时间,有骂娘的,有叫喊的,有孩子的哭声,也有少女们的唉哟声……人在这时算不得“人”了,如同押往屠宰场的一车牲畜。人权在这里被扭曲,人的尊严在这里被践踏……
车开了,熙攘声渐渐远去。随之而来的是闷热难耐,以及各种各样的、从人体、从行李里发出来的难以名状的气味。转身难,呼吸更难,定睛一看,我被几个小姑娘夹在中间,像弹簧样顶得严严实实。因为同“舟”共济的原故吧,互相问起了彼此的出发点及目的地,才知道围在我周围的是几位不同大学的学生,她们是回家度假的。她们一个劲的埋怨为什么要卖那么多票、为什么不增开车辆或多挂几节车箱——
这是个难忘的国庆节啊!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