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图书(E-Book)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出版形式。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1.37亿。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世界第二。
如今,电子图书、网络出版等词汇对出版者和读者来说,已经不再陌生。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电子图书出版总量已经超过21万种,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全国与北大方正合作的出版社已达400多家。其中,2005年电子图书出版收益逾百万的出版社超过10家。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计算机的发展,网络出版的重要内容——电子图书应运而生。戈奈特集团(Gartner
Group)认为,电子图书是1999年出现的十大技术之一。电子图书即E-Book,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Book,它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加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并借助于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阅读的图书。电子图书由三要素构成:①电子图书的内容,它主要以特殊的格式制作而成,可在有线或无线网上传播,
如国内通用的电子图书格式CEB等;②电子图书阅读器,它包括个人计算机、个人手持数字设备(PDA)、专门的电子设备,国内的如方正科技生产的电子图书手持阅读器E-Book312等系列产品,国外的如
GoReader电子图书等;③电子图书的阅读软件,如Apabi Reader等。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书籍,电子图书有以下特点:传播便利、迅速,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出版成本低,市场风险小;销售价格低廉;占用空间小,信息量丰富;节约印刷耗材,不存在库存短缺或者绝版的问题等等。
《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选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