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群)历代诗人咏临夏永靖县和政县康乐县(丝绸之路甘肃段地名诗(29)
(2022-05-28 09:37:30)
标签:
河州莲花山民国康乐县县长和政县炳灵寺 |
分类: 散文.小说.诗歌《泾川小吃录》 |
(张怀群)历代诗人咏临夏永靖县和政县康乐县(丝绸之路甘肃段地名诗(29)
--丝绸之路甘肃段以各地市地域暨名为题的历代诗词选(29)
题河州赤岸桥
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匝塞歌钟受恩者,谁怜被发哭东流。
---《全唐诗》
吕温(772--811)河中人,贞元十四年进士,拜左拾遗。
河湟诸郡次第归降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
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后迟。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全唐诗》
杜牧(803-852),京兆万年人(陕西西安)。大和二年进士。诗歌成就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全唐诗》
河湟有感
---《全唐诗》
司空图,837年—907年),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进士,殿中侍御史。
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不任。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
《少年行》(其二)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令狐楚,(约765—837),宜州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唐贞元进士,曾任宰相。擅长乐府诗。
---《全唐诗》
河湟旧卒
河湟即事二首(其一)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认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马祖常(1279—1338)仁宗延右初试第二,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
赠摅忠宣宪协正功臣、河南行省右丞、上护军、魏郡公,谥“文贞”。
只道河州天尽头,谁知更有许多州。八千里外尼巴国,行客经年未得休。
--《解学士集》
解缙(1369-1415),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进士,翰林学士,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赠朝议大夫,谥文毅。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过河州
四面峰峦锁翠帷,万家花柳又春栽。缆横河岸浮为渡,磨引溪流水自推。
汉将屯田闲虎帐,羌儿交市献龙谋。便宜有疏凭谁上,圣代边功久不开。
--《石淙诗稿》
杨一清(1454—1530),江府丹徒,祖籍云南安宁。进士,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著有《杨文襄公集》《关中奏议》《石淙诗稿》。
永靖县
冰灵寺
冰灵寺上山如削,夜树龙盘点翠微。况有冰桥最奇绝,银虹一道似天梯。
--《解学士集》
咏炳灵寺天下第一桥
吴调元
山峰滔浪浪淘沙,两岸青山隔水涯。第一名桥留不住,古碑含恨卧芦花。
--《河州志》
吴调元(1795—1863),嘉兴人,国学生,
善山水画。任介休县丞。 作品有《河州志》、《咏叹十二首》等。
炳灵寺
鲍龙
冰连桥寺称双绝,山共云林接太微。我欲穷高寻胜览,悬崖谁肯引仙梯。
--《河州志》
鲍龙,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进士。明代曾任河州同知,正五品官员。
炳灵古渡
寺号炳灵景色隆,扁舟渡近梵王宫。飞槎竞掠千山碧,摇檐轻飘两岸红。
矣乃声从绀宇达,往来道向祗园通。大川利涉今犹古,奚事挂帆待顺风。
--《开怀集》
罗锦山(1829—1918),河州北乡(今永靖县罗川)人。
咸丰贡生,一生课蒙为生,能诗善书闻名陇上。终生从事私塾教育,在精心研习书法的同时,以诗词自娱,著有《开怀集》。
黄河倒流
罗锦山
水趋东海破山陬,河到洞川水倒流。怪见飞涛归宿海,朔翻骇浪渡扁舟。
探源博望疑返驾,敷士禹王错运筹。何以反常征地理,佛身无怪闪灵丘。
炳灵寺石窟题记
不知寺创自何年,此洞由来开最先。色相悟空行处好,俗尘隔断界三千。
古洞由来不知年,万古千秋一奇观。诸佛聚此灵山会,俨然西天不虚传。
金树仁(1879年—1941年),甘肃永靖人,民国时期新疆省主席兼总司令。幼奇慧,颖悟异常,诗文经书过目成诵。
吧咪山即事
策马直登千仞冈,寻幽镇日苦奔忙。人间富贵花难久,仙界乾坤寿正长。
月照柏岭悬古树,风敲檐铁响明铛。睡醒无法消清昼,闲读黄庭第一章。
--《壶庐诗集》
邓隆(1884-1938),河州(今临夏市)人。18岁中秀才,19岁中解元,20岁成进士;以知县分发四川任用。先留四川督府文案办事, 重庆香国寺厘金分卡委员。 新都知县,南充知县,代理顺庆知府。辛亥革命后,参加国民党,历任甘肃省议会议员、省参事会参事、省官银号坐办、甘肃戒烟总局局长、印花税处处长、造币厂监督、榷运局局长、夏河县县长等职。 著有《壶庐诗集》《续集》《敬恭桑梓录》《密宗四上帅传》《拙园文存》《密藏问津录》《番佛名义》《藏文注解》《文字般若集》参与《甘肃民族志》《甘肃宗教志》编撰。
邓隆
四山双抱合,形势果如龙。谁起南阳卧,可追梁父封。
壑深无客至,树密有云丛。看月归眠晓,静听午夜钟。
--《壶庐诗集》
水帘洞
佛国第一关,名日水帘洞。觅到石龛旁,泓然开一孔。
灵泉著潺潺,如如自不动。
洞内石龛绿卓麻石像,咸同之乱移藏他洞,
事定遍觅不得,杨法台要余题诗,口号短章
遨游入洞天,徘徊未忍去。欲觅绿卓麻,洞多不知处。
--《退思堂诗集》
张建(1878-1958),甘肃省临夏市人,
出身官宦世家。
光绪秀才,民国甘肃省临时议会秘书课长。宁夏护军使署副官长,绥远都统署参谋长、绥远垦务会办、归绥清理地亩局长、绥远烟酒事务局长。北京政府临时参政院参政。创办私立兴华小学,首任董事长,筹办临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和治理大夏河事业,均末如愿。1949年8月,被任命为临夏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后为临夏专署副专员、
副州长。享誉三陇诗坛,一生作诗近万首,其诗襟怀开阔,大气磅礴,
著有《退思堂诗集》42卷,《退思堂文稿》16卷,《枹罕碧血》2卷。
炳灵寺纪事
张思温
策仗灵岩意兴豪,行年七十尚登高。青山万里来游客,绿水一湾驾小舟。
积石导河传夏禹,摩崖残字辨秋毫。天风吹袂寒侵骨,日暮乡关敢惮劳。
--《河州志》
张思温(1913—1996),临夏市光华路人,张质生次子。曾任甘肃省政协委员,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编成《退思堂文稿》6卷。他曾三上炳灵寺,不顾年老体弱,攀崖进窟,拓碑辨考,这是他第三次至炳灵寺访碑时写的诗。
满江红 游览刘家峡水电站
郭沫若
成绩辉煌,叹人力,真正伟大。回忆处,新安鸭绿,都成次亚。自力更生遵教导,施工设计凭华夏,使黄河,驯服成电流,兆千瓦。
绿水库,高大坝,龙门吊,千钧闸。看奔腾泄水,何殊万马。一艇飞驰过洮口,千岩壁立疑巫峡。想将来,高峡出平湖,更惊讶。
--《临夏回族自治州志》
解缙
宁河城头百丈涌,泻下通明五色虹。若到关头应驻马,下瓢一饮醉春风。
--《解学士集》
康乐县
莲花山
杨沂恕
天削莲峰第一台,芙蓉四面望中开。松围石磴盘石上,袖拂天花带雨来。
--《河州志》
杨沂恕,明代庶吉士。
赞莲花山
吴镇
洮郡西山西,上有云界寺。石径一发悬,湍沙苦崩坠。
飞楼插空虚,金碧绣山翠。亥母果何神,环扫临无地。
徘徊落日下,山钟催归骑。浩荡五岳游,发奋从此始。
吴镇,清代拔贡,曾任沅州知府。
--《松花庵全集》
吴镇(1721-1797)甘肃临洮人,拔贡,举人,历任山东陵县知县,累官湖南沅州知府。兴国州知府。 主讲兰山书院,书画有研究,被称为“关中四杰”之一。 著有《松花庵全集》。
邓隆
太华少华游已遍,西来又上莲花山。蓬头道人今何在,白石碧云万古闲。
谁依空同剑,登高逼九霄。万山青未了,远水白难描。
树密石含润,天寒酒不消。何当金顶上,月夜吹玉箫。
莲花万朵矗云端,瘦影香风压客鞍。莫怪归途频勒马,好山全在回头看。
清·佚名
遥闻莲境是仙山,奇峰峻岭真妙玄。举步先上三圣庙,转瞬又进唐坊滩。
四大天门瀛洲景,紫霄宫外即洞天。举目望见东方顶,悬空高挂五架庵。
扭身回首望九顶,道路崎岖路难还。攀缘行至玉皇阁,云外清风透身寒。
东望羲皇八卦景,西眺常池水磨川。南逢秋峪丈八岭,北距宝聚虎狼关。
白云出岫红日尽,远望无际天地宽。四大名山来作伴,二水环绕哈那湾。
山势腾腾凌云气,松柏出隐起雾烟。草色碧绿不含蕊,堪赞莲花不虚传。
借叹独枝无叶瓣,啊啦莲花信口喧。添补两叶增莲艳,男女祈福求儿男。
人生七十古来稀,将谓偷闲学少年。星夜凄凄回家院,排尽寒灯未成眠。
悠悠苍天随人愿,明春复来余景观。
--《古诗咏河州》
莲花山
赵文清
西颂积石几千峰,不及莲花绝黛容。休与峨眉争虚宠,愿投碧落争神工。
--《古诗咏河州》
赵文清,民国康乐县县长。
2022.5.28.9.35.月燕楼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