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征 树喜:诗人不可求全

(2014-11-13 14:24:58)
标签:

文化

诗人不可求全

分类: 诗词时事

 刘征 树喜诗对话 (续六)

 

    诗人不可求全

 

刘征:诗人的作品不可能字字珠玑、件件精彩。真正的精品可以流传的就是那么几首,也就很不错了。包括李白杜甫这些大家。白居易“与元九书”云: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

 

  浑漫与”与“诗律细”

 

 

 

 

 

树喜:老杜说“晚节渐于律细”, 又说“老去诗篇浑漫与”,怎样理解?

刘征:作为大家,杜甫始终讲究诗律,非但晚年,而是一以贯之。律细,就是他很在意诗的推敲打磨,精益求精。堪为典范。但还不等于守旧不化。

树喜:老杜这首,“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黄鹂并坐交愁湿,
白鹭群飞大剧干。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本身就有异议,清人朱瀚就挑了不少毛病,认为有失工稳。朱说:“江浦二字打头,近俗。喧昨夜,更俗。动微寒,欠穏…….大剧干,三字,晦涩。”还说,晚节渐于律细,他早年时代就不讲究吗?

再者,杜甫晚年写了一些变格出律的律诗,明显是有意为之,如“最高楼”,“公安小馆”中“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等,其意均在探索。足见他绝不保守。

 

刘征:老杜“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浑漫与”,则是诗境渐熟,随意付与,得心应手,面对花鸟景物,不须冥思苦想、苦吟愁思矣。这些都不矛盾-既有所遵循又有所探索,可惜老天没有给老杜更多时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