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的基本素养

(2011-09-05 10:53:47)
标签:

诗人的基本素养

杂谈

分类: 诗词时事

    诗人的基本素养

 

 诗人的基本素养或成功条件,可以归结为意、力,技几个方面:

 

 意。意识,思想的创意、创新。诗词一路千年,每个阶段都是创造和革新的历史。每个诗词大家都是以自己的创造而成功、成名。创意就是个性的体现。

 诗以意为主,文辞次之。袁枚说,“以出新意、去陈言为第一着”,

王船山说,“意为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黛玉的话讲做诗:“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太修饰也是好的。”意重在出新。同样事物和题材,有自己的视角、立意,自己独特的语言、观点。言之成理,不落俗套,词意俱新。思想,思辨,尤其是奇思妙论,为诗词之魂;同样事物和题材的作品,新意往往就是亮点。

意要立--立得起,感动人。有新风扑面的感觉。

 

力。即功力,蕴力,力度。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素养,有相当的文化积累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诗人知识要比较全面,博而有专,融会贯通,然后旁征博引,左右逢源。真正的大家应当是厚积薄发,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表现于诗词作品,是不留痕迹,功夫火候俱佳,“于不着力处见工”。

当然,学养最深厚的人未必都可作得好诗。但没有文化素养的人是决不会成为诗人的。

力要聚,即调动积累,集聚内力,支撑架构,成功托起一篇作品。

 

意、力、基础上派发出“技”。

技。是技巧,细节。无论谋篇布局,还是句式用词,要调动和变换不同的手段、技法,臻于精湛。即人们常说的“工”。“技”是上述素养的综合表现。也是袁枚主张的“诗才”。

技要细,即细部着手,精雕细刻,推敲打磨。

不仅是诗律细,更在于观察生活细节,见微知著,以小喻大,贴切真实,委婉曲折,炼字炼意。例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母爱情深,系之以线。当今形势大好时代,人们往往意气风发,每当重大节庆或事件作诗,易高呼口号,阔大空泛。故尤需力戒常用的套话和伟大的空话。

当然,“意、力、技”不可能是各自分割独立的,它们互相关联、互为支撑、互相渗透,常常是互为表里,表现为整体效应。

“意、力、技”协调的整体效果就是“气”。

气,气韵、气度或气象,也可理解为总体风格。阅读名家,接触作品,总有一股气迎面而来。谪仙“手可摘星辰”之飘逸,老杜“月涌大江流”之沉阔,东坡“大江东去”之豪迈,柳永“晓风残月”之惆怅,易安“寻寻觅觅”之凄惋,开卷可闻,嫣然迥然。即使如苏东坡豪放缠绵兼有、辛稼轩慷慨幽婉并行,亦分别有各自独特的气场、气韵,个性鲜明,是此非彼。

诗人形成了“气”,就是成了器、成气候,形成了风格。换句话说就是成功。

上述“意、力、技、气”几个方面,我以为,成功的诗人皆应有此。

需要指出的是,诗词创作与其说具有理论的品格,不如说更具实践的品格。诗人成功的要义在实践,重在磨练,而不是读多少“诗词作法”之类—古来诗词大家没有什么人是按照诗词作法的条条行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秋小唱四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