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 “思无邪” 新解

(2010-01-04 10:26:37)
标签:

“思无邪”新解

杂谈

分类: 史海捞月

                         诗经“思无邪”新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关雎”、“蒹葭”等爱情名篇,历来为人们喜爱。

关于诗经,历代有孔子删诗之说,又有置疑和反对孔子删诗之说。内容都涉及到爱情篇章,涉及到“思无邪”。

孔子删诗的说法始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明确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适于礼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吴国的季札到鲁国观礼乐,鲁国为季札演唱的诗,其分类和排序与后来的《诗经》相近。那时孔子才8岁,说明诗经的年代早于孔子,孔子无从删诗。

孔子对诗经极为重视和崇敬,他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如此看来,孔子不可能删改他极为推崇的诗歌。认为孔子不曾删诗的人还认为,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不醇的东西,现在诗经中保留的不少“郑卫”之声,在孔子看来是“淫佚”之声,如果经过孔子删削,这些不当保留。

我之立场,属于中庸调和。即认为孔子之前诗已经成形而又在孔子教学过程中整理和删减过。删,另一个原义是“节取”,孔子创办私学,总要确定一个简要适用的版本吧!自然要对以前有所删减取舍了。现在的诗经,应看作是三千古诗的选本,孔子教学的版本。

至于“郑声淫”和“思无邪”,恰是有人把它理解偏斜了。“淫”,兼有过度和放纵之意,并非与“淫乱”“淫荡”等同,只不过说其涉及爱情,活泼开放而已。例如《郑风 ·溱洧》:“: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写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水、洧水岸边聚会,祈求爱情。他们手持香草,在万紫千红穿行,边走边相互调笑,互赠芍药以定情。这样美好天真烂漫的乐曲,怎么能斥之为“淫佚”呢?今人不可,孔老夫子也当不会。

如此,“关雎”“蒹葭”和“溱洧”和这样的爱情名篇,孔子并非排斥和删除。孔子说的“思无邪”,除了认定诗经“无邪”外,更是教诲弟子正确领会,读到这些爱情诗篇不要产生邪念! 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