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姓为何第二 续

(2009-07-18 11:49:14)
标签:

钱姓第二

下篇

杂谈

分类: 史海捞月

       [续昨]  钱姓为何排第二

 

              二,后辈因循和平归宋

    钱镠逝世后,他的儿子钱元瓘被继封吴越国王,元瓘谨尊父亲遗嘱,和中原朝廷的关系没有任何改变。但是,由于父辈打下基业,吴越和杭州的经济发展,加之杭州更是人间天堂的美景、气象,元瓘和钱镠相比,除了重视儒学、文化以外,更重视享乐,他大事修建宫殿,宫殿高峨,招来了大火。据说,宫殿连续失火,元瓘以为不祥,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癫狂而死。

    元瓘死后,儿子钱佐继位,二十岁时病死,无所作为;

    钱佐死后,经过宫廷斗争,公元  948年,其弟钱俶继继承王位,而北方朝廷则又换成刘知远的后汉了。

    钱俶在位30年,接连同北方的后汉和后周打交道,依然坚持“经营吴越、事从北方”的方针;而北方尽管一再变换旗帜,但对钱俶也都是延续前朝政策,即袭封其为吴越国王,赐玉册、金印,一直到赵匡胤的宋朝。

    在军事方面,比之乃父与北方的合作,钱俶又进了一步,就是服从后周和宋廷的军事调度。周世宗曾经做过统一南方的尝试,周军征讨南唐出兵淮南的时候,周世宗命令钱俶出兵进攻常州和宣州,以牵制南唐军队,钱俶犹豫一番,最后还是响应了周朝。吴越的丞相吴程调兵进攻常州,却被南唐的大将柴克宏击败。周师渡过淮河,钱俶全力协同,“乃尽括国中丁民益兵,使邵可迁等以战船四百艘、水军万七千人”,两军在通州会师。这次军事行动打击了南唐的势力,但北方的周朝也有不小的消耗,说明统一的时机尚未成熟。

    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周世宗派遣左谏议大夫尹日就、吏部郎中崔颂等出使吴越,命令钱俶:“朕此行决平江北,卿等还当陆来也。”次年,周师征讨淮南,打败了南唐军队。由于钱俶的始终协同,周世宗“遣使赐俶兵甲旗帜、橐驼羊马。”

    公元960年,北方发生了宋代周的事变。赵匡胤即位后,全力扫灭了后主李煜的南唐,最后一个目标就是吴越的钱氏了。 

此时的形势,宋朝较强,吴越衰弱,兼并之事在所难免。但凭着吴越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如果不从,南北相争尚有一拼。但钱俶认定不和北方争锋,采取委曲求全方式。

    总体上,宋廷和钱俶之间是信任的。钱俶来开封朝拜,自宰相以下的百官都建议扣留钱俶,强力收取吴越的土地。赵匡胤没有听从,坦然放钱俶归国。辞行的时候,宋太祖取出一批奏章文件,紧密封存后,嘱咐钱俶路上阅读。钱俶在途中拆开一看,都是他在开封时群臣建议扣压他的奏章。这使钱俶既感激又心怀恐惧。“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俶喜,益以器服珍奇为献,不可胜数。”但此时的宋太祖对吴越的贡奉不以为然,说:“这本来就是我囊中的东西,有什么必要献来献去的!”

    瓜熟蒂落,时机成熟,双方心照不宣:北宋久有兼并之意,吴越本无独立之心。双方明白,统一的方式只能是和平,没有动武的任何必要和可能。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太宗下诏书让钱俶来朝,钱俶心照不宣,主动交出吴越十四州的文书、地图,带着整个家族和官属来到北宋京城开封。延续近百年的吴越在杭州降下了旗帜,国号同时废止了。在开封,宋王朝继续封钱俶为吴越王。礼遇有加,后来又封为邓王。十年后,钱俶病逝,终年60岁。

……

    自从唐至宋,钱氏在吴越经营八十四年,于国家大事,从无危害之虞,只有补益之功。

 

    宋王室感念吴越钱氏对开发杭州和统一国家的贡献,一直优待吴越钱氏。宋代制订的“赵钱孙李”百家姓,之所以钱姓紧随赵后,列在诸姓之前,就是尊重钱塘钱氏的原因。

 

[本章史评]: 钱镠本盐盗之辈,草莽英雄,见识却不止于草莽。他习武知史,有自知之明,处江南吴越之地,晓天下分合大事,尤其深知中国不可分,人心向一统,朝廷不可抗,用钱镠自己的话就是:“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北方虽衰,天命未改。”因而终身谨守不渝。虽然曾称王称霸,亦在情理之中。钱俶和平归顺,也是水到渠成;设想,如果钱氏不顾大局,武力拒统,难免连年战争,不但生灵涂炭,中国的分裂局面不知延续多久。美好的杭州也必然遭到毁坏。

                    (本文完。谢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新书简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