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太山寺
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3公里风峪沟北。四周丛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隐其间,非登临不易得见。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闻名于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唐景云年(公元710
年)。原为道教庙宇,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为佛寺。金、元时,寺宇废圮,明代重建,为附近佛寺之首。五代十国后唐李克用养子李存孝的墓地。难得有人知道吧,晋剧中有一处叫《哭存孝》李存孝出身贫寒,考骁勇善战得到李克用赏识,被认为义子,后遭陷害,被李克用杀死。
开车从市中心出发30分钟就可以到达,如果坐公交的话坐39路就可以过去了。过去还要走一小截路。太山附近还有蒙山景区也可以一起游玩 太山位于晋源区阎家坟
村西,风峪沟北,主峰海拔1178米,和天龙山、龙山、蒙山,同为太原西山一线的旅游名山。
来到太山,古朴的山门映在眼前,牌楼与青山相互掩映,正面书“龙泉寺”,背面书“太山胜境”。顺着灌木丛郁的山路攀登,到了龙泉寺。因寺院建在太山上,故又名太山寺。寺依山势建造,坐北朝南,殿阁楼台,高低层叠,错落有致。进入寺内,左右两翼是钟鼓楼。迎面是两层的大雄宝殿,四株古槐植于院内四隅,古韵犹存。拾级而上,豁然开朗,一平台上建殿三座。中间这座殿内正面供西方三圣。
出龙泉寺向前,大约100多米,就是近日重大考古发掘地,用施工布遮着,有专人看守。5月7日,工人们正在此长期上修建消防蓄水池时,一些石条、石门等出现在工人们的面前。太山文物保管所的工作人员立刻向有关部门报告,市文物局开始发掘,这处建筑遗存是一座佛塔的基址,只残留下长方形的塔基。塔基中部下方有一座地宫,打开地宫后,除了精美的壁画,考古人员还在地宫内发现一座石函,石函表面刻有大量文字、花纹。打开石函。当时在第一现场的人描述,只见大块的木片散落在石函中,一件精巧的金棺躺倒在石函的一侧,历经近千年,仍光泽如新。据专家考证,木片应为石函内损坏的木椁,木椁内是鎏金铜棺。
12日上午,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考古、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齐聚太原。当铜棺被打开后,一个精致的银棺出现在大家面前。银棺上系着丝绸,颜色仍然鲜亮,表面毫无锈迹,还和金棺雕刻着一模一样的神秘瑞兽等花纹。银棺内有小巧金棺。当解开丝带,打开银棺后,在场的每一个人又一次感到震撼,棺内金光闪闪,一个手掌就可托起的小巧金棺出现在银棺内!金棺表面雕刻着与铜棺、银棺一样的文饰。至此,专家出于保护文物方面的原因,决定暂不打开金棺。推测-金棺内至少有宝瓶可能装有佛舍利。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让我们更感受了晋阳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宝贝的挖掘,也使这个平时幽深之处热闹了许多,一大早,来此游人就一拨又一拨,有好多是从省城来的,还有坐着公共车来的,都来感受这个宝贝挖掘之地的宝气。
再行百米,是龙王庙,庙前有方潭,清清泉水从石雕的龙嘴里潺潺流出,流得那么细,一位游客带水壶灌水,细水慢流,游人、龙头、泉水,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上东峰,到西坪,观老虎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