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知识分享067】技能职、事务职

(2011-07-20 17:21:0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业思考

 

 公司把员工分成两类,一类是技能职、一类是事务职。除了有些专门职职工,管理者也被分类到了事务职。

 

所谓技能职,就是在流水生产线上输出劳动的工作者,而事务职是处理管理事务、行政事务。因为其处理的事务相对复杂、重复性低、需要随机应变的东西比较多,因而对其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管理者从事的工作更加复杂,不仅仅要处理物,还要管理人,而人是最为复杂的,所以管理者需要更加“聪明”的。

 

德鲁克在《动荡时代的管理》中说:“在流水线上,个别员工的技术太强,对其他同事和整个体制,反倒是种威胁。然而,在知识型的组织中,让体制有生产力的,却是个别员工的生产力。在传统劳动力中,员工为体制服务,但在知识型组织中,体制必须为员工服务。”

 

也就是说,所谓的技能职,本身是不被看作有能力、能够提升自己的“人”的,他们在公司里仅仅属于机器的一个零件,或者叫做一个“模块”,完成机器不能自动完成的部分。他们过强的操作能力,可能导致流水线的波动,导致品质的不稳定,导致其他环节的不顺畅。他们不被看作人,而被看作机器的一个部分。他们所需要的机能,要求能够像机器一样“熟练”,能够像机器一样“无误差”地重复性劳动。而希望能够有自己主见的,往往对流水线作业产生威胁。

 

而事务职,需要事务职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意地产出劳动成果,能够改变组织的产出,能够让企业创新,能够让产品和服务能够有差异化,以赢得市场的竞争。

 

虽然有些偏颇,但是管理的方向确是如此。

 

在一个以生产为中心的公司里,员工的培养、企业的文化是以技能职为中心来发展的。我们都知道,一个机器最完美的莫过于其无误差,或者精确地说,在很小的误差范围内,平稳顺畅运营,否则机器零部件之间的过度摩擦,会让机器运转不畅,甚至损害机器。只有这样的宣传教育,才能提升一个工厂的生产性。这个跟新时代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冲突的。我们花费了更多的心思去培养员工的创造性,而如果不能让这个机器的各个零部件相互完美地磨合在一起,而是让每个零部件都发挥主观创造性,生产性就很难保障,品质就很难保障。而这个创造性,只能由技术研发者和管理者来执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