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翠屏湖

(2011-02-20 12:41:42)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翠屏湖

 

关山

 

 

    我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走进翠屏湖,走进烟波浩淼的翠屏湖的历史,对它进行一遍遍的凝视和设问,用理智也用良心。

    那是去年秋天,我参加同学聚会借宿湖心岛。那几天天气格外晴好。住下的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从远处望去,湖上雾气氤氲,湖水轻漾。翠屏湖好像还在昨晚的微醺中没有完全清醒。我从水雾蒸腾的湖边绕去,但见飞鸟盘旋,水面宽阔无波,雾气退净,天空像被一种伟力掀翻而深深地沉入透明的水底,飘荡的云朵在宽广的深水里漂移。这时,穹顶有多高,水底天空的影子就有多深。我有适度的恐高症,在土质殷红的湖岸上感觉一阵阵眩晕。但我知道,就在我脚下的水底下,曾经淹没了一座美丽的千年古城,使得这座古城流传人世的无数古迹如同秘密一样沉入水底,仿佛是人们隐秘的心事,沉睡在深水之中,和沉默寡言的鱼虾比邻而居,在幽暗的水底缄默,随水赋形,静静地躺卧成大地上沿的模样,永远从人们的视觉里消失。

    如今,每一个古田人,无论是足不出户,还是出外闯荡,即使远涉重洋,身处天涯海角,心中总有一池盈盈的水,像天空一样巨大碧蓝,魂牵梦萦,如影随形。人们仿佛就是夏日午后的蜻蜓,围着那一池盈盈的水,用身体紧贴着潋滟的水光,反反复复作低空飞舞,作与水相关的生命极致的飞舞。

    翠屏湖原先不叫翠屏湖,叫古田溪水库,因为是人工营造的湖,人们干脆就叫它人工湖。由于湖底地势最低、湖面最宽阔的主湖区紧靠翠屏山,后来人们就叫它翠屏湖。

    人们永远记得一九五八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翠屏湖龟濑峡谷的大坝合拢。这一天也是屈原沉江的日子,是中华民族一年中的第二大节日——端午节。随着大坝的合拢,它告诉人们:一个人造的自然诞生了。在这个自然的掌控之下,源于原始和野性的小溪流变得温顺、驯服起来。但是,这个日子也成为人们痛苦记忆的开始。它已经意味着许多人温暖的家园永远不见天日,就连最后看一眼的机会都不曾拥有。

    古田溪水库建成,淹没了县城和周边52座村庄、良田37667亩,搬迁8019户、43154人,兴建新县城和35个库区后靠新村。库区群众除随城、后靠和县内异地安置外,还向建阳、建瓯、顺昌、将乐、崇安(今武夷山市)、邵武、屏南等县外迁1237户、6092人。

    《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而发源于古田高山大川的水,却有悖自然法则,无端剥夺了人们的家园,给那么多人造成了灭顶之灾。同样是柔弱的水,却以孤注一掷、不被意志所左右的力量,使拖家带口的人流离失所。

    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池,从此告别了人间烟火,永远从地面销声匿迹。

    数万移民心中的痛,由此生成,那烧灼的痛感至今仍在人们心头盘桓,日夜与他们相随,凝结成肉体中一块坚硬的血痂,永远消散不去。

    当我用想象探访水底的旧城,酷似走进梦境的迷宫;当我用文字祭奠一座美丽城池的远逝,就像祭奠一个已经远逝的亲人。

 

 

    翠屏湖是时代以横扫千军的裹挟之势强加给人们的一个意外的物件,不管当地人主观上多么不情愿接受,它仍然以不可逆转的强势进入人们的视野,占据人们的心灵。它用庞大的身躯悍然侵占着大片山峦和谷地(它的水域面积共有37.1平方公里,湖中自然形成36个岛屿)。它用雷霆万钧的覆盖之力把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淹没,并永久踞守着那一方土地。把世代在那里繁衍生息的人们生生逐出它的地盘,以庞然大物的姿态,傲视着弱小的群体,仿如一个狰狞的侵略者把人们祖祖辈辈活命的物质夺走。

    翠屏湖,这个令人恐惧的巨大恶兽,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很长时间以来,许多人谈湖色变,畏惧着它每一次细小的悸动。人们就像被逐出家门的流浪犬,走投无路,无依无靠,在每一个清晨和夜晚,在阴影笼罩之下追忆,用精神和灵魂一次次地守望着自己曾经的家园,最终守成一个依稀旧梦。

    当我以人性的眼光追溯翠屏湖的身世和来历时,油然感到了内心的不安。

    我曾到县文化馆办事,看到一个老年人,蹲下来久久地注视一张铺在地上的旧城老照片。当我办完事大约一个小时后,看到他依然在凝神注视。这个小小的发现,大大地震撼了我,我知道这张洇染黄渍的地图深深地触动了老人的心灵。他告诉我环绕旧城的那条美丽的剑溪,河水清澈,人们一大早都会来河边挑水喝。那里有七个坚固的城门,还有高大的绿树点缀在房前屋后,每到夏天为人们提供清爽的阴凉……从他的言语中,我听出了老人的眷恋,而我无法用任何语言安慰他。我感到无比愧疚,仿佛曾经是我给他造成了一种难以平复的心灵创伤。

    我久久地凝视着老人的背影,感慨万端。

    江河流动的水,是时间另一种方式的呈现;而湖泊静止的水,却是历史残留的闪亮的疤痕,这个疤痕已经永久地镶嵌在大地的表面。

    当这座水库积满水,膨化肿胀成百里汪洋,水位最高达海拔382米(简称382线),而居住着十多万人的新城海拔仅361米。这就好比人们身体上方悬垂着一个巨大的露珠,晶莹而沉重,随时都有滴落的危险。382米水位就是最理想的库容,也就是最理想的人为落差,暗合着一些人旺盛的意志,一种改天换地的意志,积蓄起一种一往无前、摧毁一切的力量。在这同时,深深的库底下,所有装机容量全部开通发电作业,夜以继日,源源不断地最大值地创造着财富。

    当巨大的电缆如蟒蛇般从幽深的岩洞里爬行而出,分布成蛛网一样的细密线路,穿透家家户户的高墙大院,化成一束束金灿灿的灯光,闪亮在人们的头顶,多少也消解了移民们心头的些许隐痛。

    时间是人间苦难惟一的解药。当几十年凄苦的风霜雨雪过去,人们看到的又是湖水温柔,荡漾着微波,眼前景色是海晏河清,时和岁丰。

 

 

    翠屏湖的庞大和丰富经常让人迷失。没有人不惊叹它的宽广辽阔。它有着慑人的力量。它有着不怒而威的容颜。它更有着思想者的深沉和博大。

    当你来到湖边,一种突如其来的、望不到边的、叫人几近窒息的浩荡的蓝,让你顿生眩晕感;当你行舟湖上,那无遮无拦的风,吹拂着你的黑发和衣襟,好像让人飘扬起来将要搁置于半空之中,脚下是深渊一样仿佛把人吸入黑洞的水,你的内心不得不为它折服。面对翠屏湖的恢弘和阔大,你心中只有默默的妥协,更无法克服内心激起的一阵阵战栗。因此,无论是长期生活在湖边,还是偶尔前来游览,在苍茫的翠屏湖面前,不管是谁都会深刻地感受到人的渺小。

    我曾长时间观察翠屏湖水面状况,它几乎都一直保持着大家闺秀一样端庄的面容,平静,肃穆,而又少言寡语。只有微风过处,才偶尔泛起小小的涟漪,那只不过是这个淑女不时露出的一丝轻浅的笑容。有一天,我坐小船从湖面轻轻划过,阳光正好斜照在水面上,我看到小船左前侧有一堆金光在变幻闪烁,仿佛是天空在不停撒下金子,放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它以各种各样的色彩变化和旖旎多姿,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每天早晨,太阳从遥远的天空照在湖面上,像是撒下无数金粉和金箔在水面上不停摇晃,紫褐色的水鸭在岛屿的水线上巡游、穿梭,偶尔腾空飞起,穿过静静飞翔的排列规则的白鹭群,之后,飘落在对面的小岛上,点头抬脚之间静静地观望着湖面上发生的一切。

    很多时候翠屏湖就像一个巨大的子宫,荡漾着一湖温暖的羊水,让你置身其中仿佛忘却了伤痛,疲惫的心灵如同被绵绵的柔波轻轻地推搡、细致地揉捏,就像置身在春天的阳光下,浸泡在怡人的温泉里。

    当我动用修辞,描述翠屏湖的表情和脾气时,它的丰富和多样性,让我顿时显得词汇贫乏,几近失语。

    翠屏湖的实用价值,最主要有两项:发电和养鱼。这几年发电所创造的价值还差强人意,要说养鱼就不免有点奢侈。水域面积37.1平方公里,每年所创造的价值总共不到百万,每平方公里不到3万。它的实用价值不大,人们却要建设它,这里除了疯狂,没有其他说法予以注解。它的面积的庞大和它的实用价值的小,构成了这个时间怪物的不对称的上下底座,然而,它的生命还在一直延续,永远成为精神桎梏,深入人们的骨髓。

 

 

    每一片古老土地上的居民,都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精神密码,这里人们的精神密码正是由翠屏湖给予的。几次搬迁,使得多数人的生存状况越来越为艰难,他们没有在苦难面前倒下,翠屏湖已经教会他们勤劳吃苦,逆来顺受,因而他们一心崇尚平静安宁的自足生活,并且一直沿袭着这个传统。从沿湖村庄的地名:永安、沂洋、坂中、常坝、极乐,这些祖宗留下的地名也体现了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的内心愿望,平安和喜乐,是他们的最高追求。为此,他们又重新开辟了另一片天地。由于他们被动将土地让位给翠屏湖建设,只好退守深山,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寂寞和苦难,长期试种食用菌终于获得大面积成功,改写了中国食用菌历史,他们靠的正是这个精神力量的支撑和驱使。

    翠屏湖多数时候是温顺的。由于古田地理位置的原因,每年海洋热带风暴来临之时,受到高大雄伟的鹫峰山脉阻挡,到达境内,风力骤然减弱。因此,这里基本是无霜无雪的温润气候,大台风从不降临。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四季如春;湖面绿波浩荡,空气清新,水质澄碧。素有 “福建千岛湖”之美誉,也被誉为福州后花园。

    人们在饱览翠屏湖风光时,可以租用水上交通工具——快艇。当飞驰的快艇划开一条长长的白色水浪,人们体会到快感,简直沉浸在一种幸福之中。在他们大呼小叫的声浪里,完全没有迁徙他乡的移民那样的悲苦和忧愁。

    人们邀约着三五成群前去垂钓,在晨曦微露的曙光里,在落日苍茫的余辉中,享受着翠屏湖带来的惬意。

    在春天里,由于小气候温和湿润,湖边种植有大量的桃、李、油柰,果园连着果园,遥遥伸展,绵延不绝。一场春雨,催开了百花盛放,望不尽的娇艳美色,一派姹紫嫣红。

    在夏秋之季,人们穿着鲜艳的救生衣畅游在翠屏湖,几千人同游一湖,在水中自由嬉戏,壮观场面难以言状。那些快乐的表情,足以消除曾经有过的不快的阴影。

    翠屏湖提供给人们玩赏、游览和亲近,由于它的庞大和丰富,使人们不断发出惊奇、慨叹以及唏嘘和感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