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高是因为税费高,中国石油说的有道理么?
(2016-02-20 13:51:34)
标签:
财经中国美国油价税费 |
油价高是因为税费高,中国石油说的有道理么?
(油价的辩护)
华说
因为国内油价的高企,“三桶油”,尤其是“两桶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历来是舆论的众矢之的。对于外界的指责和批评,“两桶油”鲜有回应,一副“沉默是金”的样子,大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之姿态。
但这个惯例在猴年新春被打破了。春节过后,“两桶油”之一的中国石油出人意料地在其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美国油价比中国便宜的内幕》的文章,光看这题目,便可知其意之所之。文章洋洋洒洒,有数据,有图表,核心内容是为了解答一个问题:中国油价为什么看上去“贵”?它的回答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到达终端消费者的油价不仅包含原油价格,还有炼油、输油、加油站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利润,最后还需要加上燃油税。相较美国,由于技术和资源等方面因素,目前中国生产成品油成本较高,但影响中美两国油价最关键的因素,其实还是税!
和中国不同的是,在美国,买东西价是价,税是税,也就是说,实际上美国人加一升油还要额外掏一份税金。美国各州的税率不一,纽约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成品油税最高,分别是每加仑交42.4、40.7和39.5美分的税。以每升汽油2.6元为例,如果在纽约州,最后实际要付的价格是3.31元左右。
但在中国,我们的实际消费价和税是混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价税分离。按照我国的成品油价格结构,油价中48%为各种税费。以5.67元/升的92号汽油为例,如果刨去税款的话,那么每升价格应为2.95元,与美国多数加油站的价格实际上是持平的。
……
此外,大多数发达国家也比中国油价高,美国只是个“例外”。以欧洲为例,德国成品油消费税为57%、韩国为52%。最典型的当属挪威,它年产石油1亿吨左右,是一个产油大国,但是油价最高时可达9.68美元/加仑,约合人民币16.66元/升,足足比国内高了两倍。”
说的很明白,中国油价比美国贵的原因,中国石油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生产成本较高,但这一点不是很重要,其二是税费高,国内油价中48%为各种税费,比美国高的多,这是中美油价差异的最关键因素。
同一物品,在不同的地区价格有别,是人所皆知的事实。正常不过:因为不同地区面对着不同的局限,价格自然有差异。不用说国与国之间,国内的不同省份之间,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亦是如此。从经济学上看,在决定价格的局限中,成本是最重要的两个局限之一,另一个是需求。相较于美国,中国生产成本较高,尤其是税费高,导致汽柴油成本高,因而价格高企,没有疑问,是言之成理的。
然则当下中国成品油价格的高企,单是这税费所能解释的么?回答是,不能!
今年年初,眼见着国际原油价格一跌再跌,国家发改委“果断”地废除了原有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推出了新的价格形成机制。“新”在何处?新在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了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的汽柴油价格是被冻结的。回顾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最高至每桶35美元 最低逼近26美元,波动是明显的。然而这种波动,已然与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无关,因为价格被管制了。一个被管制的名义价格,与一个随市场上下波动的“市价”,根本不是一回事,无从比较。强而为之,乃 “关公战秦琼”也!
不止此也。人所皆知,国内的石油行业,从油田开采到加油站,大抵是“三桶油”尤其是“两桶油”的天下,原油进口权亦主要为其掌控。不是说没有社会资本或者民营企业的参与,但就总体格局而言,只是“有益的补充”。因而,国内石油行业的垄断格局是明显的。在一个市场上,竞争越激烈、越充分,身处其间的企业越难以觅价,更接近于受价者。反之,则相反。不言而喻,国内的“三桶油”对油价的话事权,要比国外开放市场要大,大的多。
税费高带来油价高,当然是事实。但远非全部。如果打开上述的两项局限,即废除价格管制,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则即便占比48%的税费不变,国内油价也将比现有的油价为低,是不言自明的。声称揭开“美国油价比中国便宜的内幕”的中国石油以为然否?!
2016/2/20
本文同步发布于微信公众号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