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场的打包费

(2013-11-15 09:04:31)
标签:

杂谈

机场的打包费

 

华说

 

若干年前,因为餐饮价格的高昂,机场被舆论痛斥了一番。若干年后的今天,因为同样的所谓“天价”,机场再一次地被媒体教训了一顿。自然,名目和对象是改换了,这一次是打包费。

 

机场打包费的“黑幕”,是新华社率先揭露的。其播发的一则报道说,记者在多地机场调查发现,机场行李打包操作简单,包装用具成本低廉,打包费却“飞上天”。 譬如说,机场打包用具主要是纸箱、包装带、塑料膜、泡沫等,但这些打包用具在各个机场的价格却高得离谱:一个大纸箱在2550元之间、一个小纸箱从2035元不等,包装带每根1015元,塑料膜20元一件。

 

那么。这些打包用具成本有多少?“记者联系了多家包装制品生产商,北京通州一家包装材料厂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与机场打包相同规格的小纸箱批发价格1.8元一个,大的4.3元一个,即使用最好的进口牛皮纸,价格也分别只要2.4元和5.9元。气泡膜和泡沫盒更便宜,气泡膜16元一公斤,使用环保材料的泡沫盒850元一立方。”而且,“记者从顺丰、申通等快递公司了解到,打包用纸箱、编织袋、包装带等一般不收费。”

 

这篇报道随即引来了地方媒体的跟风。对所在城市的机场打包费进行调查,是这些媒体的报道重点。手头一个案例,是华商报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行李打包费的调查。该报道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123号进门口都设置的有专门的行李打包台。每个打包台前都竖立着一个“服务收费价格公示牌”。 公示牌上收费项目分为行李打包、裹膜和纸箱三种,行李打包的费用根据体积大小分51015元三个档,裹膜和纸箱根据体积大小分为102030元三个档。“记者联系到西安一家包装材料公司,其负责人称,和机场打包使用的纸箱规格相同的纸箱批发价最贵不超过5元钱,而打包带则是按卷批发的,平均下来,每米的价格仅五六角。”

 

潜台词明显不过:机场的打包费,“暴利”也。

 

这样的论调,人们的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这些年来,大至房地产,小到一杯咖啡,几乎三百六十行,无一不在媒体的“慧眼”之下现出“暴利”的原形。处处暴利,意味着遍地黄金,神州大地真是“一片神奇的大地”。然而,可惜得很,这只是一出无知者无畏的臆想狂欢。

 

“暴利”喜谈成本,那就谈谈成本罢。机场打包使用的打包带、纸箱和裹膜的价格,市场价格清楚,在北京,“是小纸箱批发价格1.8元一个,大的4.3元一个,即使用最好的进口牛皮纸,价格也分别只要2.4元和5.9元。”,在西安,则是“纸箱批发价最贵不超过5元钱,而打包带则是按卷批发的,平均下来,每米的价格仅五六角。”不错,这是机场打包的成本,但只是成本之一,而且大抵是占比最小的成本之一。打包带、纸箱和裹膜不会无缘无故地从天上掉到机场,需要物流运输;也不会自动将行李打包,需要人工服务。最重要的是,想在机场从事行李打包业务,必须向机场租赁场地!租赁场地,自然需要缴纳租金,而这,恰恰是最大的成本支出,往往占到成本的七八成左右。然而奇怪,这些都被媒体“忽略不计”了。大谈特谈所谓的成本,却连基本的成本都弄不清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当真是“可叹也夫”。

 

或者因此要将矛头指向机场,何以如此可恶,收取如此之高的租金?无他,因为机场不是慈善机构,而是一个商业组织,它也在无时不刻地追求着“局限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建造一个机场,往往是上百亿的投入。如此庞大的投资当然需要回收,否则将血本无归。机场的主要营收,当然主要来源于对航空公司的服务收入,但向餐饮、打包企业出租场地收取租金也是一项最要的收入。加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拥有着强大的“话语权”,可以在需求曲线上觅价,定得高一点则卖得少一些,定得低一点则卖得多一些,最终将租金价格定在使得收入最大化的那一价位上。

 

实际上,机场的租金价格,反映着机场的地段租值,机场当然是能收则收应收尽收——这也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内在要求。压低价格,有损于自身的收益,机场自然不愿意的。此其一。其二,即便机场愿意让利下调租金,只要市场需求在,打包企业依然会保持这样价格。因为它也是能收则收应收尽收。道理简单:不是成本决定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当年,机场“天价”餐饮风波哄哄地闹了一阵子,最终不了了之,而机场的餐饮价格依然如故居高不下,如今,据说是“飞上了天”的打包费又会怎样收场?其实是没有悬念的,不过是重复餐饮的故事,再一次地不了了之。

 

媒体是社会公器,这些年来其公信力的不断下降,原因多多,这样不断地闹笑话也是原因之一。这笑话的产生,倘若是不谙世事不明事理却以判官自居,那是无知,是可怜的;倘若是明知故犯,为博眼球而胡说八道,那么,更可怜。

 

2013/1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