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金分配表》背后的消费者行为
(2011-04-13 11:26:17)
标签:
旅游佣金分配表价格表达讯息费用杂谈 |
分类: 评论 |
《佣金分配表》背后的消费者行为
华说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阳春三月,生意盎然。被困了一个冬天的人们,终于盼来了与春天的约会。是的,这个时候,倘若不出去走走,当真是辜负了大自然的盛情。
看看大大小小的景点那如潮的人流,就知道旅游业照例迎来了一年中的旺季。也许是“文章合为时而作”,在这当口,旅游业也应时应景地出现了一场小小的风波。风波的起源,是一份导游《佣金分配表》的曝光。4月7日,一张盖有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公章的导游《佣金分配表》以及《杭州2日游+宋城导游计划单》出现在网络上,迅速引发“围观”。 短短一天之内,就有几百家网站和论坛进行转载。于是,这一旅游业“潜规则”再次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这份《佣金分配表》详细地列出了几个旅游指定购物点商品的导游佣金提成,10项商品全部明码标价:蚕丝被,佣金200元/床;上海刀具、同仁堂、貔貅、羊毛衫,佣金30%;茶叶,佣金40%;紫砂、珍珠、菊花,佣金50%。《佣金分配表》上还写明了导游的提成分配,佣金收入按照4﹕4﹕2的比例在地陪、司机、全陪三者之间瓜分。
导游从旅游购物商店抽取佣金,是一个连行外之人都知道“公开的秘密”,事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类。此番一张《佣金分配表》的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只不过是为这一所谓的秘密增添了一个生动的注脚而已。无论是作“拍案惊奇”状,还是作“愤怒声讨”状。余以为都有矫情的嫌疑。事实上,不止是导游,旅行社与旅游购物商店之间也有提成的约定,一般而言,旅行社将获得营业额的10%收入,在年终统一结算。也就是说,导游以及旅行社与购物商店的分成安排,是当下旅游行业一个普遍采用的制度安排。
这一制度安排的采用,显然与当下旅游行业生的存现状有关。面对公众的指责,旅行社也是一肚子苦水要倒:“购物团”的出现,也是事属无奈。没有购物内容的纯游玩线路,因为价格高而乏人问津。从旅行社来说,行业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而市场的规律,在生产者这一面,是“价低者胜”。为争取客源,自然不惜低价竞争乃至推出“零团费”之类;而导游呢,大抵是“自负盈亏”的个体户,旅行社并不提供底薪和补贴。然而在商言商,“千做万做,蚀本生意不做”,旅行社与导游自然要从别的地方“找补”。与购物商店联手,从商品销售额中提取佣金因为操作简单,成本又低,于是乎被采用。
值得一提的是,对导游而言,因为没有薪水和补贴,游说游客购物的提成往往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游客购物的多少,直接关乎自身收入多少。因此,一旦游客表现出不愿意购物的倾向,导游大抵会上“手段”,先是好言相劝,接着用暗示、讽刺甚至谩骂等手段来胁迫游客购物,如“不给饭吃”、“不安排住宿”等都是惯用的胁迫伎俩。今年春节期间,香港导游与大陆游客之间的冲突事件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但其实呢,这样的一幕又一幕,“易地则皆然”,到处都在发生。其内在的根源,正在于导游与购物商店收入分成的制度安排。
问题是,导游从购物商店获取佣金收入,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游客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一般而言,在旅行社提供的行程安排中,都注明了本次旅途中要去的购物商店以及购物的时间长短。而且旅游商店高昂的价格,以及导游软硬兼施强迫购物带来不愉快的购物经历,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参加旅行的游客也心知肚明。然则何以那么多的游客明知于此,依然愿意选择这样低价格的“购物团”,而不愿意选择费用较高“纯玩团”?
不错,“购物团”虽然价格低,但在景点与购物商店之间疲于奔命是一种价;逗留在购物商店的大量时间是一种价;遭遇导游白眼、嘲讽乃至辱骂是一种价;高高兴兴出游却招致一肚子窝囊气也是一种价……倘若将这些代价加上去,那所谓的低团费或者“零团费”,真正的价格其实远没有表面上的低廉。“羊毛出在羊身上。”此之谓也。那么,如此之多的人们出游选择“购物团”原因究竟何在?
思之再三。愚以为,答案是这样的:
其一,很多人对风景的评价不高。一个人对一件物品评价的高低,出价与否是最真实的表达。无论嘴上说得怎样“花好稻好”,倘若不愿意出价,也是枉然,口是而心非。这样看,青睐“购物团”的人们,对山水或者田园或者都市之美,其实评价并不高。余曾在多个景点,见人们行色匆匆,无暇逗留静静欣赏。大抵忙于摆姿势、拗造型,用照相机或者摄录机记录下“美丽一刻”之后,随即奔赴下一处。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以此来看,游客之意不在景,在乎“到此一游”也。既然如此,大幅压缩景区游览时间的“购物团”,对这些游客的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其出现并且行销于世,固其宜矣。
其二更重要。对风景评价高的人,可能因为价格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受到误导。已经说过,低价的“购物团”的团费,其真实价格并不低。这是不错的。然而,这种真实价格是隐性的,并不直接表现出来。这与“纯玩团”不同,其真实价格直接标注于团费。换言之,“纯玩团”的真实价格是直接呈现的,而“购物团”的真实价格则隐而不显。因此,从表面上看,“纯玩团”与“购物团”之间,有着非常大的价格落差。这样,一些游客会选择“购物团”。这就是需求定律了。
这里的重点是,价格的表达有多种形式,或显或隐。而隐性的表达方式,会在人们的眼前蒙上一层纱,遮蔽了真实价格信息,从而误导人们的决策和行动,误导资源的利用。在现实生活中,商家经常利用这一点来误导顾客。以一个不可思议的低价吸引消费者,一旦消费者入局,则在消费过程中不知不觉收取各种巧立名目的费用,让消费者连呼上当。
进而言之,价格是什么?价格是讯息的传达。这样看,直接而显性的价格传达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讯息,而间接而隐性的价格传达的讯息则残缺不全,容易给人以误导。众所周知,讯息的获得需要不菲的费用,因此,一件物品,直接而显性的价格的表达,与间接而隐性的价格的表达之间的价格落差,其实是一种讯息费用的替代。
20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