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黄牛与银行VIP窗口

(2010-08-05 11:18:10)
标签:

黄牛

排队现象

世博会

价格管制

中国

财经

分类: 评论

世博黄牛与银行VIP窗口

 http://www.jconline.cn/Contents/Channel_364/2010/0721/379777/files_founder_1513522093/27475400.jpg

华说

 

前段时间有好事者对一国居民的排队时间长短作过国际排名。因为没有太在意,所以印象不深,只是仿佛记得俄罗斯以国民排队时间最长勇夺桂冠,不知道中国排名几何。不过,在当下的中国,倘若要评选一个排队之最的所在,大抵非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上海世博会莫属。自5月开园以来,那场馆前等候入场的长长的队伍,一直是世博园区最为壮观的风景线。不止一次地询问过先期游览过人们,问其最大的感受,回答惊人的一致,就两个字:“人多”。与此相印证的,是新闻报道中不断有一些场馆排队时间长过4小时、5小时甚至8小时的消息传出。拖延了一段时间,眼见入园的人数有增无减,便找了一个气温适宜的日子去见识一番。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热门场馆前蜿蜒曲折的排队长龙,那真叫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望馆兴叹,不胜“咫尺天涯”之感慨。于是乎草草收场,找了几个不需要太多排队的冷门场馆参观作为向自己交代的理由,算是“到此一游”。

 

因为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时期,世博会的排队场景表现得夸张,近乎触目惊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排队现象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四周,从未远离。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排队的目标或许有变化,从前是为了甲事,而现在则是为了乙事。譬如说,曾经有一时期,我们曾经为了买一条鱼买一斤肉而大排其队;现在呢,我们常常为了存一点钱或者取一点钱而不得不忍受漫长的等待。实际上,毫不夸张地说,银行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中排队最为常见的场所,以致“银行排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为大众传媒所频繁报道。自然,这种变化或许能够折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排队的那份烦躁与无奈,一如既往。

 

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社会的角度而言,排队都意味着资源或者财富的损失。对个人来说,人生苦短,排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则收入会增加;用于学习,则自身人力资本会提升,用于休息,则享受悠闲一刻。而排队让这一切付住诸东流。而就社会整体而言,那么多的人排那么长的队,原本可以创造财富的人力资源和时间却不事生产,其损失实在庞大而惊人。从经济学上来说,只要价格够高,就不会有排队现象的出现。排队的出现,因为是价格没有处在供给与需求均衡的那个点上,而处在均衡点之下,造成了供求失衡。通俗地说,就是物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出现这种状况,其原因大体有两类:一是价格管制,物品的价格被人为地定得偏低。这种现象在政府定价和公用事业定价方面是非常普遍的;另一类是价格调整的费用或者成本过大,这里包括调整不易,或者调整后反而得不偿失等,导致经营者懒得搭理。两者归一,价格管制也罢,价格调整成本过大也罢,一言以蔽之,其实都是是因为交易(制度)费用的存在,虽然是各自属于不同性质的交易费用。

 

不言而喻,价低于市而引发的排队现象,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用经济学的术语表示,就是租值消散。倘若到此结束,故事未免过于平淡而简单了。事实上,由此引发的故事有着更为有趣的发展。以上述的世博会为例罢,排队的后续发展,就是黄牛的活跃;而银行呢,则是VIP窗口的出现。

 

世博会上的黄牛,和排队一样,从开园伊始就为公众所热议。从报道来看,黄牛大体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雇人排队,碰到有愿意出价者将所排的位置卖出;一种是与馆内的工作人员联手,由工作人员带领着走VIP通道进馆”;还有一种是与旅行社的导游合作,将散客塞入的团队客中进场。很显然,这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必然有着不同利益分成,内中详情外人不得而知。因为不同场馆的热门程度不一,行情价格自然也有落差。想通过黄牛不排队入场,每一人次网上流传价格的是:“中国馆200元;沙特馆600元;德国馆500元;意大利馆400元;日本馆400元;台湾馆200元;西班牙馆100元;捷克馆100元 ……”不过,这种价格大抵也只是“仅供参考”。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讨价还价能力,最终的成交价格肯定因人而异,因此价格分歧是必然的结果。

 

世博会“排队”与“黄牛”之现象的同时出现,意味着什么?

 

世博会的价格安排非常简单:一张门票160元看遍世博园,入园后参观各个场馆都是免费的。从蔚为壮观的排队现状来看,表明着这一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价格管制引发排队这一现象平淡无奇。问题是,为了免去排队之苦,有人愿意出价,但世博会组织着没有提供这一价格安排。而黄牛的出现,其实填补了这一空白,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价格安排。已经说过,从经济学上说,排队意味着租值消散。而黄牛的出现,则是减少了这种租值消散。这是“无形之手”对“有形之手”管制的自发矫正,意图是将租金消散尽可能的降低。通俗地说罢,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将世博会视为一场商业演出,因为门票价格定在160元,远低于市场价格(因为有那么多人在排队),其应有的商业价值有很大一部分消散了。但是因为黄牛在门口倒票,有人出高价买了这些黄牛票,黄牛的收益其实正式这场商业演出带来的,是其商业价值的一部分。从社会整体来看,这样的行为减少了这场演出商业价值的消散。虽然这部分商业价值的收益并不为主办者所获得,而是让黄牛赚了一笔。

 

银行的情形与此相类。那出现在银行大堂里的长长队伍,显示着柜台服务之价低于市价,意味着租值消散。于是乎在曾经一律齐整的柜台窗口中,悄然出现了贴着红色“金帐户”字样的VIP窗口。这个窗口,只有那些持有“金帐户”客户才能优先使用。这些窗口前,排队的人数远远少于那些普通窗口。当然,要成为“金帐户”的持有者是有条件。譬如说小区附近的那家银行,要成为“金帐户”级别的贵宾,三个月内日均资产帐户必须达30万元。这其实就是一个价,一个银行为不愿排队的人群开出的一个价。银行通过这种安排,获得了收益,减少了租值消散。那么,银行为什么不进一步细分人群,开设出“银帐户”“铁帐户”之类的窗口?这自然是因为价格调整是有成本的,银行权衡成本和收益,得不偿失自然不愿意为之了。

 

在此来个“总结陈词”罢。因为不同交易费用的存在,无论是价格管制,还是价格调整成本过高造成的“价低于市”,必然引发排队现象的出现。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意味着租值消散。但是,市场的无形之手,会驱动参与其中的利益参与者,以各种形式的行动和行为,自发地尽可能地将这消散减少,减少至最低水平。其均衡点,就是在边际上这种行动和行为的收益和成本相等。

 

2010-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